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图,①②③是变化的顺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东侧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壳运动D.人类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根据下图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B.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
C.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全球环境的变化引起的
D.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引起的
3 .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处北半球亚洲高压的范围之内
B.地处东南风的背风坡
C.深居内陆又隔崇山峻岭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河短水少
4 . 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南部沿海地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
C.高山峡谷地区D.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
2.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A.背风温暖B.人烟稀少
C.降水丰富D.花蜜充足
5 .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地区一体规划图

(1)简述太行山的气候特征;说出太行山东侧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分布和原因。
材料二:2015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周年。京津冀地区城际交通一体化;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的合作协议。
(2)分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草甸、芦苇等众多的动植物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3)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7-12-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甲、乙两图分别为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开垦耕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下列问题属于乙图中箭头①引起的是____,属于箭头②引起的是____
A.太湖蓝藻污染        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
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       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木枯死     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7 . 读自然地理要素关联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上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那么年降水量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地貌呈现________景观。
(2)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河流_______动物:_____地下水____土壤:____。
2018-01-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咸海面积减小,说明该地的水循环环节明显改变的是     (  )。
A.入湖的地表径流量减少B.当地降水量减少
C.当地蒸发量增加D.海洋的水汽输送量减少
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2016-11-27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12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对应下面字母所表示内容的排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整体,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示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资源。
(3)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上游_________;中下游________
2017-05-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A为____斜,B为____斜。
(2)甲乙两处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处;若开采优质的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处。
(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____,水旱灾害加剧,甚至可能造成____等地质灾害。
(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项选择题)
A.黄土土质疏松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D.流水侵蚀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