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4-13更新 | 36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6-2017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死亡谷”位于加州东南方群山之中,这里夏季异常炎热,常年干旱少雨,偶尔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湖水很快蒸发以后形成盐滩。山谷还有令人奇怪的景象是,这里的石块会在谷底到处跑(如右下图所示)。到了秋冬季节出现在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圣安娜风”,来自美国内陆荒漠地带,极度干燥,易于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作“魔鬼之风”。

材料二:死亡谷地区略图



(1)简述图示地区的城市分布特征。
(2)分析南加州秋冬季多山火的原因。
(3)从盐滩和外力作用的角度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可能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泛指亚寒带针叶林。它们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泰加林的植被特征是:叶片都缩小成针状,表面有蜡质,大多四季常绿,树和树都挤在一起,树冠形状呈塔状。广袤的俄罗斯,一半以上的国土被泰加林覆盖,是世界泰加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些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占我国木材进口总量的30%左右。下图为世界泰加林分布和泰加林景观示意图,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泰加林南界在亚欧大陆东部比亚欧大陆西部纬度更低的原因
(2)根据材料,简析泰加林植被的特征所适应的自然环境特点。
(3)简述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木材的原因。

4 .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2019-09-02更新 | 10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铁路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由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的泥沙沉积而成,其位置经过多次变迁。下图为密西西比河古三角洲叶瓣分布(①-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及目前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密西西比河发育多个三角洲叶瓣的原因是(     
A.河口地势低洼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频繁改道D.海域宽阔
2.密西西比河每一个三角洲叶瓣的发育过程都经历了(     
A.河流作用为主到海洋作用为主两个过程
B.海洋作用为主到河流作用为主两个过程
C.始终以河流作用为主的过程
D.始终以海洋作用为主的过程
3.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出现了加速萎缩的状况,下列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上游开垦荒地②上游修建水库
③河流沿岸修建大堤④沿岸种植湿地植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 . 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2019-01-30更新 | 1983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河狸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的河流中,具有改造栖息环境的能力。河狸用树枝、泥巴等材料筑坝蓄水,在水塘中部筑果,达到储存食物和防御天敌的目的。下图为某森林中的河狸坝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理栖息环境的改造使得其栖息地附近
A.植被覆盖率降低B.湿地面积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D.年降水量增加
2.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捕杀,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A.年径流量增多B.含沙量下降
C.河水流速变慢D.下游枯水期延长

8 . 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下左图)。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一条溇港与太湖的交汇处,建一道水闸(如下左图),这也是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原料丰富B.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
C.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D.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
2.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3.当时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2022-01-16更新 | 317次组卷 | 9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河南省名校2018届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吉林·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2020-04-21更新 | 564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5中的
A.aB.bC.cD.d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3.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