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A.11~12月B.7~8月
C.4~5月D.1~2月
2017-11-18更新 | 1983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2009年3月3日,麦罗维大坝发电仪式在麦罗维举行。麦罗维大坝是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在尼罗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坝,该大坝对苏丹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大坝的主要功能是(        )
A.防洪B.发电C.灌溉D.航运
2.该大坝建成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A.库区周围降水增加B.库区昼夜温差减小
C.减少尼罗河下游泥沙沉积D.使下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3.该工程是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在建设过程中我国工人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
A.常年暴雨B.常年高温C.多飓风D.基础设施差
4.该大坝所在区域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荒漠化D.石漠化
3 . 地表蒸散是指地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分运动的重要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水分和能量来源,是陆面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读“祁连山海拔2600-3800m内某流域不同地表实测蒸散对比和降水逐月分配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该流域地表蒸散年内的变化是
A.林地土壤蒸散大,草地蒸散小B.冬季植被蒸散大,夏季植被蒸散小
C.夜间蒸散较大,白天蒸散较小D.植被生长期蒸散大,休眠期蒸散小
2.该流域内8月份草地土壤蒸散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比较低B.海拔比较高C.阴雨天气多D.径流量较大
4 . 剑麻喜高温多雨的高坡环境,有“绿色金子”之称,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图示地区是它的原产地.目前这里的产量仍很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比注入大西洋的河流
A.流程长B.平均流速慢
C.流量小D.流量季节变化小
2.图示太平洋沿岸的自然植被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荒漠C.热带荒漠D.热带草原
3.导致该区域剑麻产量大的主导社会经济条件是
A.人口众多B.大型飞机的出现,交通条件改善
C.高温多雨的气候D.距发达国家近,市场广阔

5 . 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地形等变速率线(毫米/年)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台湾省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海浪沉积
C.火山喷发D.板块运动
2.珠江流域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B.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渐消失
C.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减弱D.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增强

6 .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山体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图甲为景观图,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其中A类岩石有比较多气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D类岩石
2.图甲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岩浆喷出→风力沉积→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海浪侵蚀
C.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力侵蚀D.海浪沉积→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7 .         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和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与运城盐池的形成不相关的是
A.流水在低洼处汇集成湖泊B.地壳运动,岩层断裂下陷
C.降水带来盐分在湖内累积D.地处内流区,蒸发较旺盛
2.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关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盐池的保护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堤一分洪和滞洪的作用B.渠—导流和分洪的作用
C.河—供水和排污的作用D.滩—阻挡隔离山洪作用
2017-06-13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某地各月相对湿度、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要素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
2.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表呈现高寒荒漠景观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2016-12-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
9 .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10 . 科隆群岛(下图)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千米,是世界“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区之一。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
       
(1)简述科隆群岛的地理位置。

这里气温年较差小,气候凉爽;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甚至无雨。


(2)分析科隆群岛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群岛特有生物种属比例较大,珍禽异兽云集,是耐寒的企鹅、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


(3)简析特有生物种属比例较大、地处赤道附近却有耐寒的动物的原因。

群岛上有两万多居民,有些岛屿人迹罕至,观光、捕渔和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 近年来有人主张加大对该群岛的开发力度和规模。


(4)你认为是否应该加大对该群岛的开发力度和规模?请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5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模拟考试地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