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5 道试题

1 .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大),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少。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C.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2.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光照强B.温差大C.天气炎热D.多大风天气
3.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B.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D.延长绿色覆盖的时间,减轻表层土壤盐碱化
2023-04-16更新 | 195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冲刺押题卷(一)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   )
A.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B.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C.位于火山的脚下,土壤肥沃D.雨热同期,有利于植物生长
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砍伐植被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
2.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2-04-13更新 | 36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下学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升华、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据图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A.海拔1100 m以下,夏季保持稳定B.海拔1100~5300 m夏季增加
C.海拔500~1500 m,冬季先下降再增加D.海拔1500 m以上,冬季下降
2.该山地海拔5000 m以上地区,冬夏季节积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不包括(       
A.积雪升华B.气温高低C.风力大小D.降水多少
2020-09-28更新 | 71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10-11高三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5 .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②B.①
C.③D.④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2019-10-03更新 | 883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届河北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3次月考地理卷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马修岛为阿留申群岛(由300个小岛组成)中的一个小岛,面积仅为332km2,历史上圣马修岛上覆盖着茂密的灌木丛和厚厚的地衣,几乎没有植食性动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建立无线电导航站,为保障驻站人员食品供应,1944年圣马修岛引进了29头驯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基站关闭,最后一批狩猎者离开小岛。1964年至1965年间,该岛上的驯鹿多达6300头。然而到1966年,岛上驯鹿仅剩下42头,其中41头为雌性,仅1头雄鹿,还是未成年的羸弱个体。到了1980年,该岛上驯鹿全部死光了。下图为圣马修岛位置及岛上驯鹿数量变化示意图。



(1)简述1944年以前圣马修岛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的原因。
(2)分析1944~1957年期间圣马修岛驯鹿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3)简述1957~1963年该岛驯鹿数量急剧上升带来的生态问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扶持宁夏发展,精准扶贫,福建以当地闽宁镇(左图)为示范点,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广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右图)。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销量喜人。

巨菌草原产于北非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发达,生长快速,植株高大;温带地区栽培多不抽穗结籽,种籽发芽率仅千分之二;低于0℃时需采取保护措施;栽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1)与福建相比,分析宁夏发展菌(菇)生产有利的温度、湿度条件。
(2)传统菌(菇)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杂木屑用作栽培原料。从成本角度分析闽宁镇利用干草屑代替杂木屑生产菌(菇)的好处。
(3)说明在闽宁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中巨菌草产生的有益作用。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反之,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就是短日照植物。下图为A、B两类不同日照类型作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A、B两类日照类型的作物分析,正确的是
A.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B.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C.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D.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2.美国园艺学家加纳与阿拉德,将在美国南部正常开花的烟草移至美国北部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室则可开花结实。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长,夏季无法开花
B.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短,夏季无法开花
C.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长而正常开花
D.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花
3.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短日照植物大豆(花期在6-7月,果期在7-9月)从中国的东北到海南都有当地育成的品种,它们各自具有适应本地区日照长度的光周期特性。若将黑龙江的大豆在山东种植,它将
A.提前开花结实,产量提高B.提前开花结实,产量降低
C.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19-20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科幻冒险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月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

(1)指出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的地质年代及距今时间。
(2)说明人们研究这种早已灭绝的早期爬行动物的方法。
(3)简析在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的植物及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2021-04-06更新 | 574次组卷 | 11卷引用:1.3 地球的演化过程练习题(中图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该风沙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从“春种一壶籽,秋收一瓢粮”变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飘香,平川农田粮丰林茂。”

材料二 河南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积雪特别深厚的区域之一,最大积雪达45厘米,降雪日数在20天以上。“信阳毛尖”(茶叶)享誉中国,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材料三 下左图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右图分别为A地和信阳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信阳毛尖”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
(4)试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