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C.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D.暖锋过境增温
2.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B.西山牧羊C.南下踏青D.北山滑雪
2019-08-26更新 | 907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钦查群岛位于秘鲁的西南部(下图),主要由3个花岗岩岛屿组成,地表植被少,岛上的悬崖和洞穴中生活着至少600万只海鸟,号称“飞禽王国”,它们是岛上唯一的常住居民,在岛上生活了数百万年,留下了厚达50米的粪便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钦查群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低B.光照强烈
C.土层太薄D.鸟粪覆盖
2.钦查群岛成为“飞禽王国”的主要优势是
A.气温适宜B.人烟稀少
C.食物丰富D.山洞众多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 茂盛。下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及非洲南部局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 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潮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抓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 结构。


(1)“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3)推测纳米布沙漠白蚁外出觅食时间规律。
(4)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请你为尤尔根斯的观点提供论据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那曲地处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曾是我国唯一没有树木生长的城市,栽种的树木常因生理性失水(根系吸水困难)而死亡。我国Y企业致力于生态建设,曾成功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进行生态修复。2016年,该企业与那曲政府合作,采用多项技术,仅一年多就实现树木种植成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那曲人工栽种的树木易出现“生理性失水”,主要是因为该地
A.地处高原,光照强B.海拔高,空气稀薄
C.气候寒冷,地温低D.降水少,蒸发旺盛
2.与库布齐沙漠相比,Y企业工作人员在那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高寒缺氧B.昼夜温差大C.风力强劲D.紫外线强烈
3.下列技术中,最适于解决那曲树木“生理性失水”问题的是
A.日光温室育苗技术B.防紫外线遮阳喷雾技术
C.特制肥桶保水技术D.风光互补土壤增温技术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左图桌山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桌山景观。

(1)描述桌主峰 “桌面” 形成的地质过程。
(2)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
(3)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
(4)“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受山坡气流的影响,不会蔓延到山下,分析其原因。
2019-05-07更新 | 3062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2018年12月16日,在冷空气的影响下,黑龙江多地迎来入冬来最强降雪。此次降雪过程中,伴有4至5级大风,并且气温逐渐下降,哈尔滨19日夜间最低气温将降至-9℃。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从地理的角度看是因为瑞雪能
①保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        
②带来纯洁和吉祥 
③能够净化空气        
④能够减少病虫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2018-12-26更新 | 2727次组卷 | 15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高三年级12月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读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B.人口增加C.植被破坏D.自然灾害
2.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D.水资源短缺加剧
2018-12-19更新 | 425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湖南省隆回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最近发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人类仅占生物量的0.01%,但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却毁灭了83%的野生动物和一半的植物。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①古生代末期       ②中生代末期       ③新生代末期       ④侏罗纪末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0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83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