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3 道试题
1 . 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的面积有4050平方千米,盆地内生长着一种多年生植物--刺山柑(又名老鼠瓜),其主根入土很深,水平根极少。地上部分为放射状的平卧株丛,叶片为肥厚肉质卵圆形,花朵呈白色或淡绿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刺山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主根深是为吸收深埋的地下水     ②平卧株丛有利于吸收地表径流
③肥厚肉质叶片利于水分的保存     ④花朵颜色可以减弱强光的照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关于该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吐鲁番盆地是风力作用下形成B.吐鲁番盆地是流水作用下形成
C.盆地内部外力以风力作用为主D.盆地内部外力以冰川作用为主
2017-12-3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图甲)和消费(图乙)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1.1980年至2005年我国(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2.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在该国中东部地区形成许多沙漠和盐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位于中北部的卡维尔盐沼,多泥沼洼地,荒无人烟,面积达77 000平方千米。据美国宇航局一颗人造卫星记录,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是伊朗卢特荒漠,气温高达71 ℃,这是有记录的地球表面最高温度,这里的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

材料二 伊朗区域图。

(1)简述该国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地球表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卢特荒漠的原因。

2018-02-08更新 | 81次组卷 | 7卷引用:二轮复习 专题 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押题专练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墨脱北、东、西三面高山环绕,平均海拔1200m,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北部为海拔高达7756m的南迦巴瓦峰,南缘巴昔卡海拔仅155m,北部山谷现代冰川发育。

(1)分析墨脱有“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美誉之称的原因。
(2)简述墨脱开发水能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墨脱周边山谷多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
5 . 厄立特里亚农业生产落后,丰年粮食自给率仅60-70%。下图为该国位置及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国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2.该国降水的主要类型是
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台风雨
3.目前,提高该国粮食单产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土壤肥力C.完善水利设施D.发展温室大棚
6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左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地区示意图,右图为甲岛屿地形图。

(1)简述乙国的海陆位置特征及其对该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简述图示地区北海以东海岸线的主要特征,并说出该特征对当地气温的影响。
材料二:英吉利海峡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南岸尤为丰富,圣马洛湾沿岸建有世界上最早的潮汐能发电站。
(3)简析圣马洛湾沿岸潮水位高的原因。
(4)判断右图中A、B两地哪一地区小麦种植业比较发达,并分析原因。
7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示意图可能表示的农业系统是
A.河谷农业B.坝子农业C.绿洲农业D.立体农业
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8 .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7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艾丁湖海拔高度为-155m,这一事实可以推理出的直接结果是:
A.位于第三级阶梯B.外力侵蚀作用强烈
C.位于向斜中心部位D.多年平均汇水量小于多年平均蒸发量
3.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
4.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B.冰雪融水量不足
C.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D.围湖造田
2016-11-26更新 | 95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9 . 下图为澳大利亚东南部略图。据图以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中甲区域(阴影部分)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小麦种植与牧羊)。该区域降水较少,农业灌溉用水量极大。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要分析甲区域大量引水灌溉,对河流下游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   堪培拉为澳大利亚首都,曾经荣获全球“生活质量”指数第一的殊荣。目前,有不少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堪培拉也是中国人移居的主要目的地。

(2)中国人移居澳大利亚,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属于             人口迁移;大量中国人移居堪培拉,对堪培拉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2017-04-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咖啡最理想的种植条件是15~25 ℃的温暖气候,年降雨量必须为1 500~2 000 mm,还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为500~2 000 m。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里约热内卢州人口为1 630万(2013年),占巴西2.1亿人口的7.75%。该地区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城镇人口占95%,乡村人口占5%。下图为巴西东南部区域图。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乙所在地形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简要分析巴拉那河干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简述甲地区有利于咖啡种植的条件。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约热内卢城市化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