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经科学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积雪中的极地雪藻微生物,在低温下它们一般保持“休眠”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速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现红色。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昆仑站位于沃纳德斯基站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雪量少B.紫外线强C.风力强劲D.气温太低
3.“西瓜雪”的出现会导致当地(     
A.地面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B.太阳辐射增强,加速冰雪消融
C.大气逆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D.大气辐射减弱,减缓冰雪消融
2022-02-23更新 | 245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2010·天津河西·一模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2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植被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区域差异性B.区域整体性
C.区域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2023-03-30更新 | 200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距海洋近,以荒漠为主,但内流区域狭小,多外流河。发源于阿根廷西部冰川国家公园的圣克鲁斯河河水清澈,河中生物很少。阿根廷是“一带一路”延伸拉美的重要支点,我国在阿根廷投资建设的最大能源项目孔拉水电站,也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建设的最大电力项目。该水电站建成后,将每年为阿根廷节省ll亿美元燃油进口支出,这对每年要支出80亿美元购买能源且外汇短缺的阿根廷而言十分重要。下图示意巴塔哥尼亚荒漠位置和孔拉水电站及其附近等高线。

(1)分析以荒漠为主的巴塔哥尼亚南部外流区域广布的原因。
(2)分析圣克鲁斯河中生物很少的原因。
(3)LB水电站与CC水电站的坝址相距较远,说明这种设计方式对保证发电量的作用。
(4)简述孔拉水电站的建设对保障阿根廷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

4 . 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 2000 米,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其中,耐旱、耐贫瘠的侧柏是阴山山脉分布面积最大的针叶林。下图为阴山山脉东段的大青山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坡相比,大青山北坡针阔混交林带上限海拔较高,说明大青山(     
A.北坡为阴坡,水分条件好B.南坡坡度缓,相对高度小
C.山麓海拔南坡高,北坡低D.南坡水汽来源少,降水少
2.在阴山山脉,耐旱、耐贫瘠的侧柏分布最广的地段是(     
A.山脉西段B.山脉中段C.山脉东段D.整个山脉
3.阴山山脉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其主导因素是(     
A.山地降水B.土壤肥力C.地质演化D.光热组合

5 . 图为2020年11月底拍摄的长江入海口附近某公园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示小树枝叶产生疏密差异的原因是(     
A.水分多少B.热量高低C.风力大小D.光照强弱
2.图中砾石滩是(     
A.人为堆积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潮水堆积
3.砾石的作用主要是(     
A.保护植被B.保护岸线C.美化环境D.保持水土

6 .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风影迁移雨影区的概念)。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2.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负相关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3.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2019-04-24更新 | 1176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   ②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③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   ④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主要原因是(     
①抵御烈日暴晒   ②防止疾病传播   ③夜间保持体温   ④防止蚊虫叮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第斯山脉(如甲图)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


      
(1)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乙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垂直带谱分布图,据图简析该地垂直自然带类型丰富的原因。
(2)指出乙图所示山脉中雪线东、西两坡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位于南美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这属于哪种分异现象?并请分析其成因。
(4)若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变为低平的平原,会给南美洲的自然带分布带来哪些影响?

9 . 下图为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索伦至洮南三种类型草原的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经度地带分异规律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2.山麓洪积扇难以出现森林的原因是(     
①地下水位高②西北季风强③裸地占比大④冻土发育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2-09更新 | 49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高考江苏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019-08-23更新 | 1093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十六模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