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5 道试题
1 . 读“江西省南部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状况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及规模B.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
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D.降水量大小及降水强度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地表径流量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B.影响水汽输送量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
C.影响水汽蒸发量的主导因素是洋流性质、海陆位置
D.影响大气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高低
2 . 材料一 2015年12月14日,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开通运营六周年了。六年来中国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累计进口天然气1350亿立方米,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建设起我国第一条陆上能源进口大动脉。迄今为止,我国从境外进口天然气的管道仅有两条,其中一条是起自土库曼斯坦的阿姆河右岸,横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直到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中亚天然气管道。 

(1)根据图简述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2)分析图中两条河流附近的图兰平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
材料二   里海是鲟鱼主要分布区之一。在伏尔加河,鲟鱼产卵洄游始于3月末或4月初,此时水温1-4℃,6-7月时产卵群体达到高峰,鲟鱼洄游距离从入海口溯河可达数千公里。大多数鲟鱼产卵后和鱼苗一道返回里海。当地人多选择在入海口附近捕捞鲟鱼(如下图)。用鲟鱼所产鱼卵制作的鱼子酱营养丰富、品质极佳、价格昂贵。
材料三     阿姆河和锡尔河是注入咸海的重要河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大力修建水利工程,截水灌溉,加上沿途蒸发、渗漏,导致注入咸海的水量持续减少,影响咸海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3)推测近二十年来里海鲟鱼资源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4)分析阿姆河和锡尔河径流量减少对咸海湖岸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03-1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作业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

3 .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逻辑关系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内容和图甲、图乙的字母对应起来。
①生态环境改善 
②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③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
④退耕还林、还草 
⑤基岩裸露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 D.塔里木盆地
(3)图甲和图乙分别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特点?(  )
2018-11-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其入湖河流达300多条,但出湖河流仅有1条。湖水每年冬春季封冻,历时近5个月,湖面封冻,放出潜热,5月份湖水开始解冻,大量吸热。湖边群山环抱,针叶林茂密,湖岸多峭壁,湖中动植物资源独特,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贝加尔湖生物种群。该湖已成为新旅游胜地,但每年5月游客较少。

(1)说出贝加尔湖的生态环境价值。
(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请分析原因。
(3)简述安加拉河的水文特征。
(4)分析贝加尔湖每年5月份游客较少的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山西汾河流域图(左)和A市的气候资料图(右)

材料二 杏花村(图7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春分日,图中(110°E,38°N)地方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                   
汾河谷地由地壳下陷而成,其地质构造是                  ;影响该河段流域范围的主要因素是            
(2)汾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A市的气候类型是              ,分析A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4)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
2016-11-26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潮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大面积引种了速生桉。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种植速生桉后,当地
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B.地下水水位上升
C.沼泽补给水源更加稳定D.沼泽面积扩大
2.引起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速生桉改善了土壤肥力B.速生桉消耗了大量地下水
C.速生桉调节气候作用显著D.速生桉涵养水源作用显著
7 . 读热带雨林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包含的自然地理要素有
①大气          ②土壤          ③生物          ④民居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是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统一变化形成的。下列关于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理要素之间只进行着物质交换,没有能量交换
B.各地理要素之间只进行着能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
C.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各要素之间没有平衡的功能
2017-02-17更新 | 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11-12高一上·辽宁锦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生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功能B.平衡功能C.调节功能D.生产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围湖造田不会对局部陆地环境各要素产生影响
10 . 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
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多
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