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6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北半球亚热带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最可能的自然带名称,并说明做出此判断的理由。
(2)分析西坡山地荒漠的成因。
(3)说出图示夏季风的风向,并解释该风向的形成原因。
2022-02-22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只有8m,海水盐度低,冬季大范围封冻。西北部海区常形成强风,该风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东北部塔甘罗格湾几乎是淡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把锡瓦什湾和亚速海隔开(如下图),锡瓦什湾水深为0.5~1m,海底有厚达5m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臭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11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木丰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木丰岛的战役。



(1)分析亚速海常出现汹涛巨浪景观的原因。
(2)简述塔甘罗格湾鱼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
(3)分析锡瓦什湾“夏季尤臭”的自然原因。
(4)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
2018-11-28更新 | 58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

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CO2释放速率(mg·m-2·h-1)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与地温关系最为密切。下面左图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气温、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图,右图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牧草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



(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
(2)描述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理。
(3)结合上图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
2020-03-08更新 | 286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千里戈壁无草木,祁连山下绿洲多”。祁连山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被誉为河西走麻的“母亲山”,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过去曾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制种业在河西走廊绿洲上迅速发展,河西走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制种基地

材料二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良种,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方便存储运输。为保证种子纯度,制种地块必须进行隔离。下图为甘肃河西走廊制种基地分布示意图


(1)祁连山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试说明其成因。
(2)分析该区域绿洲成为我国制种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述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原因。
2018-10-04更新 | 6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5 . 下图所示太平洋沿岸某国自然灾害频发,农矿产品丰富。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为鱼类的天敌提供了天然的生存场所。我国是该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国,主要出口鱼粉、芦笋、铜、石油等产品。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国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是因为
A.气候干旱,风沙灾害多B.寒流强劲,海雾灾害重
C.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多D.台风频繁,洪涝灾害强
2.从运费角度考虑,该国山区开采的矿产采用水路运输至港口最可能的时间是
A.6—8月B.9—11月C.12—次年2月D.3—5月
2018-10-04更新 | 59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南美洲与巴西同步训练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海西州,属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根据最新遥感监测资料显示,2017年柴达木盆地内多个湖泊面积增加,其中,湖泊面积增加最为显著的是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大柴旦地区的小柴旦湖,该湖泊1976年面积仅为40.4平方公里,如今增长到了10394平方公里,达到近42年来最大值。
红景天是多年生草木或灌木植物,是生长在海拔800-2500米高寒无污染地带的珍稀野生植物。由于其生长环境恶劣,如缺氧、低温干燥、狂风、受紫外线照射、昼夜温差大,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适应性。为亚洲地区常用传统药材。

(1)分析说明柴达木盆地降水特征及其原因。
(2)简述小柴旦湖面积增加的原因,并说明其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3)说明柴达木盆地适合红景天生长的原因。
2018-05-26更新 | 6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冲刺联考(二模)文综地理试卷
7 .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人口约2000人,气候寒湿,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
A.淡水枯竭B.气候变暖
C.臭氧层破坏D.酸雨危害
2.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人类破坏
D.降水过多
2019-03-12更新 | 53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8 . 土壤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山地不同植被群落8月份某时段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不同植被群落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随时间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水分B.土壤温度C.光照强度D.地下生物量
2.图示时段红松阔叶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峰值明显滞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枯枝落叶少B.根系发达C.树冠茂盛D.树干高大
2020-06-10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新疆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图示河流AB的水文特征。
(3)根据图上信息,写出当地土壤与生物特征。
2017-06-08更新 | 7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2-1地形、气候、水文特征及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类试题

10 . 目前国内外山地植被演变研究主要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它与植被覆盖度、生长状态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以及较易获取等特点。


读豫西山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豫西山地
A.植被覆盖度逐年升高B.各海拔范围植被覆盖度均呈升高趋势
C.5°~10°围内植被覆盖度最高D.各坡向植被覆盖度均呈升高趋势
2.引起5°~10°范围内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修建公路时以桥代路
C.气候呈暖干化趋势D.建立自然保护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