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3 道试题

1 . 表碛是指冰川融化使一部分岩石碎屑等杂质暴露于冰川表面并覆盖在冰体表面的碎屑物。科学研究观测结果发现,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面积也越大,表碛厚度影响冰川融化速度。西天山托木尔峰是中亚山地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冰川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在新形成的冰川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残留。下图分别为托木尔峰南侧冰川分布范围图和表碛厚度与冰川日均消融速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冰川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可能来源地是
A.四川盆地B.河西走廊
C.恒河平原D.东欧平原
2.表碛厚度与冰川消融速率统计反映出
A.表碛厚度与冰川消融速率呈负相关B.分布海拔较高的冰川消融速率慢
C.冰川末端表碛降低了冰川消融速率D.表碛厚度越薄,冰川消融速率越慢
2019-10-21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 . 石环又叫分选环。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系数大,会首先冻结,水分就向碎石附近迁移,并在碎石周围形成冰。水变成冰后体积膨胀,使碎石发生位移,这样就产生了粗细物质的分异。久而久之,泥土岩屑集中于中间,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形成所谓的石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①有比较充足的水分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气温在0℃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④地形崎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下列河流流域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A.尼日尔河B.巴拉那河C.鄂毕河D.湄公河
2019-12-1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土壤形成过程深受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使土壤的形成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差异。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B.浙闽丘陵C.四川盆地D.关中平原
2.图中山地草甸土
①有机质含量高   ②微生物分解快     ③土壤相对湿度大     ④冰川侵蚀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方向是
A.东   西B.南   C.西   D.北   
2019-10-19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下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图。



(1)分析纳板河流域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分析本区域种植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19-10-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我国某地农民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裸露在外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对农业生产有利,但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1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覆盖秸秆、覆草可能对于土地的作用是
①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
②稳定地温,冬春防冻,夏季防晒
③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
④缩小根系分布范围
⑤果园覆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果园除草用工
⑥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果品质量
A.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②⑤D.④⑤⑥
2.关于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一次的理由错误的是
A.随着覆草层的加厚,易引起根系上浮,造成根系冻害
B.土壤中形成的有机质,根系难以吸收
C.重新覆草结合深翻进行,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D.覆草分解产生大量的氮等营养元素,经深翻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增加土壤有机质
6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的白桦和黑云杉等浅根系树种森林,出现了一种当地人称之为“醉树”的新景观。下面左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阿拉斯加“醉树”景观图片。



(1)分析左图中N地比Q地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2)推断阿拉斯加北部低洼地带出现“醉树”景观的自然原因。
(3)说明“醉树”的增多对当地可能产生的影响。
2019-11-17更新 | 48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冬季清晨,有市民在某地泥土里,看到一根一根类似冰棍的东西,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地理学中,该物质被称为“地冰花”,也称“霜柱”。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发生凇结,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宛似雪地金针菇。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A.土质黏重,含水量大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于气温,水汽含量少D.温度低于气温,水汽含量大
2.“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于
A.浙南地区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D.宁夏平原

8 . 某科考队对某小岛(下图)进行科学考察,行进至主峰附近时利用无人机拍摄了一幅主峰俯视照片,发现该岛大部分地区植被茂密,树木众多,但在主峰附近鲜有树木,且附近有大量浮土、碎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位于
A.北大西洋B.南印度洋
C.南太平洋D.北印度洋
2.该岛的主要植被最可能属于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3.该岛主峰附近树木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土壤贫瘠B.地形陡峻
C.火山破坏D.人类砍伐
9 . 阅读图文材料,党成下列要求。

在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美丽的椭圆形珊瑚岛,它就是瑙鲁国(下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瑙鲁东离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距澳大利亚悉尼4000公里。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最高海拔70米。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达湖为咸水湖。全岛被厚达6-10米的优质磷酸盐所覆盖,这是长期堆积的海鸟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瑙鲁的经济主要依靠开采和出口磷酸盐。



(1)简述瑙鲁岛水资源特点并分析原因。
(2)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瑙鲁岛为什么磷酸盐储量大。
(3)指出目前瑙鲁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分析说明瑙鲁可能面临的生态灾难。
2019-06-01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联考】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测试地理部分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早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