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8 道试题

1 . 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是(     
A.自东南向西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
2.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流量减少B.植被破坏C.地壳抬升D.地壳下降
3.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拆除水坝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2022-12-30更新 | 428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9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属内陆沿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19-01-30更新 | 3215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州南洋英文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加拉瓜湖在数万年前曾是太平洋的一个海湾,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成为中美洲最大的湖泊。巨厚的玄武岩地层将湖泊与太平洋相隔,目前湖里仍然生长着成千上万尾鲨鱼、箭鱼和大海鏈等大型海鱼,是世界上唯一有海水鱼繁殖生息的淡水湖。



(1)说明尼加拉瓜湖的形成过程。
(2)尼加拉瓜湖是拥有海洋鱼类的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 .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面,平均水深273米,四周有多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泊。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常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B.河流改道C.褶皱凹陷D.冰川作用
2.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最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D.太阳高度角小
3.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湖岸沿线水质好
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2022-09-03更新 | 777次组卷 | 6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门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部分海域   海底礁石阻挡海水回流,沿岸暗流涌动。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土著—一辛巴族仍然保持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布沙漠沿海多海雾的成因。
(2)分析“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
(3)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6 .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于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累计降水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湖泊主要补给来源为(     
A.季节性积雪融水B.大气降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
2.在下垫面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潜热通量值通常(     
A.夜大于昼B.晨大于昏C.夏大于冬D.阴大于晴
3.对该湖泊12月至次年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A.下渗强烈B.湖面结冰C.云量增大D.风速减小
2022-02-13更新 | 768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7 . 红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靠近中蒙边境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以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沙生植物为生,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千米,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复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差异性
2.造成红驼分布区与同纬度沿海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海拔D.光照
2021-08-30更新 | 1179次组卷 | 11卷引用: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二、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
(2)说明“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
(3)简析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条件。
(4)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

9 . 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甸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显示(     
A.有效洞口密度大小与土壤全氮含量关系不大
B.有效洞口密度越大,土壤全氮含量越少
C.有效洞口密度越小,土壤全氮含量越多
D.随着有效洞口密度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2.该区域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带来的影响是(     
A.高原鼠兔的密度越大,越有利于高山草甸生长
B.合适的高原鼠兔密度,能够促进高山草甸生长
C.高原鼠兔数量对维持高山草甸的氮循环贡献较小
D.高原鼠兔通过挖洞方式危害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3.防控该区域高原鼠兔的有效策略是(     
A.全部灭杀高原鼠兔B.大量繁殖高原鼠兔C.控制高原鼠兔数量D.任其自然繁殖发育
2021-09-28更新 | 80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10 . 非洲的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如非洲局部示意图所示,无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的某一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湖面呈现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由此而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以下关于玫瑰湖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藻类生长
B.雨季时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较多
C.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
D.气压带风带北移,光照充足的结果
3.以下关于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B.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D.对沿岸环境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020-11-19更新 | 1380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