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6 道试题

1 .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2.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3.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22-10-02更新 | 655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2020届高二暨新高三期末检测训练(一)文综地理试题

2 . 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下图为1959~2009年新疆天山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     
A.冰川整体呈加速融化趋势B.全球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
C.全球亚热带北界不断南移D.全球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
2.新疆天山河源1号冰川的变化可能引起(     
A.新疆地区气候更加干旱B.山麓地区灌溉用水增加
C.冬季放牧区域范围扩大D.棉花种植区的范围缩小
2023-01-28更新 | 33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湖州市、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融雪漏斗是指积雪在消融时,以植物主干为中心先开始融化,形成的漏斗状融洞。融雪漏斗的形成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温能力也随之提高。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胡杨树周围融雪漏斗地表形状图,融雪漏斗的延伸方向与林冠的生长方向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冠生长方向与风向息息相关,推测该地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2.林冠下比林冠外开始融雪时间更早的原因是(     
A.日照时间长B.枯枝落叶多C.风力侵蚀强D.积雪厚度小
3.早春季节,融雪漏斗的形成,会导致胡杨树主干周围(     
A.虫害概率减小B.地下水位下降C.植被数量增加D.积雪厚度变大
2020-12-11更新 | 11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题文综地理试题
4 .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
2.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016-12-13更新 | 3258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陇南位于西秦岭,是我国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个地形区交会区域。因中药材种类多,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中的茂密竹林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但是听觉极为灵敏。

材料二:下图是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1)分析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析陇南地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的原因。
(3)紫斑牡丹是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且综合效益高的植物。你是否赞成在陇南山区大力推广紫斑牡丹的种植?请说明理由。
2021-12-12更新 | 1009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读图,回答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D.岩浆活动
2.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③时期的地理环境类似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D.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
3.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19-20高三·浙江·阶段练习
名校

7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地形地势
2.图中③地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叶质坚硬,根系发达,反映当地自然环境(     
A.土壤贫瘠B.终年少雨C.夏季干热D.地下水短缺
2020-11-22更新 | 1090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地理220

8 .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D.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2.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
A.喜阴凉B.耐旱涝C.根系横向生长D.茎干中空而脆
3.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
A.增加河流水量B.减少河道淤积C.缩短使用期限D.减轻旱涝灾害
2017-08-06更新 | 3106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2.48Ma,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推测地质时期横断山区“陆地形成”阶段的西南季风强弱变化及其成因。
(2)解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形成过程。
(3)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
(4)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对长江源区的河流补给类型变化及流量变化的影响。

10 . 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
C.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
2.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     
A.温带草原B.温带荒漠C.寒带苔原D.热带草原
2023-01-22更新 | 340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