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出生于北极的北极燕鸥是鸟类迁徙的高手,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追逐夏天,追逐白昼。图为“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此判断(     
A.甲为向北迁徙,去越冬B.甲为向南迁徙,去繁殖
C.乙为向北迁移,去繁殖D.乙为向南迁移,去越冬
2.在甲迁徙路线中,有些鸟群会沿着西非的海岸飞行,另外一些鸟群会沿着南美洲东岸飞行,两岸共同具有的自然景观是(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2021-05-16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地理试题

2 . 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后,细胞分裂速度产生变化而导致的结果,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下图为某树木年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树木年轮较宽时期的环境条件是(     
A.风力微弱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海拔较低D.热量充足,降水较多
2.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所在的地区最可能是(     
A.云南西双版纳B.江南丘陵C.横断山区D.东北平原
2021-04-25更新 | 61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A.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B.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
C.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D.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2.围湖造田使该地生态环境恶化,体现了(     
A.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B.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C.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D.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特点

4 .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我国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等省均有红树林的分布。下图为某地河口地区的红树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红树林的植物特征及其对应的生存环境特征搭配不正确的是(     
A.支柱根——海风、海浪大B.呼吸根——潮汐现象
C.可排盐分的腺体——高盐D.胎生——多台风
2.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捕碳能手”、“鸟类天堂”、“鱼虾家园”、“海水净化器”,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功能的是(     
A.保护海岸B.维持生物多样性C.提供木材D.净化海水
2021-03-03更新 | 124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日照以东海域下水,并投放来自挪威的三文鱼苗。该网箱可视水温调整潜水深度,实现了我国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突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     
A.受洋流影响小B.海水温度高C.受海浪影响大D.海水盐度低
2.夏季,深海网箱调节方向和原因分别为(     
A.向上,降低水温B.向上,提升水温C.向下,降低水温D.向下,提升水温
3.与近岸养殖相比,深海养殖的三文鱼品质好,主要原因是深海养殖区(     
A.饵料来源丰富B.海水水质较好C.水域空间广阔D.海水密度较大
2021-01-25更新 | 807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示意1950年至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的相关性。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SOI值距平低时,副热带高压弱,海面温度低B.SOI值距平低时,副热带高压强,海面温度高
C.SOI值距平高时,信风势力强,海面温度低D.SOI值距平高时,信风势力弱,海面温度高
2.当SOI值为负距平且数值较大时,南美秘鲁沿岸(     
A.寒流增强B.降水偏少C.渔业增产D.洪涝增加
2021-01-17更新 | 40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2020-07-09更新 | 15783次组卷 | 68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1高一上·全国·期末

8 .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000mm以上却生长较差。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猴面包树的特性是为了适应生长区(  )
A.降水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B.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C.降水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D.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19-20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2019-09-06更新 | 2067次组卷 | 6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印第安人发现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暖流流经增温B.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
C.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D.暖锋过境增温
2.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东去种麦B.西山牧羊C.南下踏青D.北山滑雪
2019-08-26更新 | 907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四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测试地理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