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陇南位于西秦岭,是我国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个地形区交会区域。因中药材种类多,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中的茂密竹林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但是听觉极为灵敏。

材料二:下图是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1)分析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分析陇南地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的原因。
(3)紫斑牡丹是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且综合效益高的植物。你是否赞成在陇南山区大力推广紫斑牡丹的种植?请说明理由。
2021-12-12更新 | 1009次组卷 | 1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有(     
①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
②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
③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
④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4-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020-2021学年高二4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高原面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面上冰川、积雪广布,成为众多湖泊、大江天河的补给来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高原面上的热力上升运动对周边地区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打破周边区域的水平衡,如导致我国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下图为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



(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的原因。
(2)分析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塔里木盆地水资源越来越少的原因。
2021-11-09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4 . 土壤中的产甲烷菌利用低碳有机物制造甲烷。甲烷被植物根系吸收,经植物体的通气组织排放到大气中。厌氧(缺少氧气)环境有利于生物残骸被分解为低碳有机物。同处新疆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和咸水湖艾比湖湖岸都有芦苇湿地分布,但芦苇生长各异,土壤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博斯腾湖和艾比湖湖岸芦苇湿地土壤的甲烷排放量夏季最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A.土壤升温,产甲烷菌活性增强
B.芦苇植株生长旺盛,吸收输送甲烷速率快
C.淹水范围扩大,土壤湿度增加,分解形成的低碳有机物较多
D.降水少,蒸发量大,土壤易形成厌氧环境
2.影响博斯腾湖和艾比湖湖岸芦苇湿地土壤甲烷排放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壤有机碳含量②土壤盐度③土壤含水量④土壤温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1-11-01更新 | 1237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总复习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图)。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沙丘编号测量时间长度/m宽度/m高度/m
3月52.218.21.6
6月53.818.51.8
9月53.215.91.4
3月80.014.72.3
6月80.015.62.8
9月53.213.41.5
3月52.113.23.1
6月54.314.03.5
9月49.315.62.8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1-09-24更新 | 594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辽宁地理高考真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地形复杂,最高峰达705米。年平均气温5.6℃,年均降水量625mm,一年中雨雪天气多达250天左右。阴凉多风的气候使当地气温平稳,仅有季节性的小变动。岛上植物低矮、浓密,多地堆积有深厚的泥煤层,当地人就用这些泥煤作燃料。下左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的地理位置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略图。



(1)据图文信息描述马岛河流水系特征。
(2)分析马岛海岸线曲折、多幽深峡湾的自然原因。
(3)从气候角度分别说明马岛植物低矮和岛上多处堆积有深厚泥煤层的原因。
2021-07-26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木库勒地区(下图)在三叠纪末期上升成陆,中新世以后,形成地堑性湖盆,随着地壳的差异性抬升,逐渐分裂成了数个湖面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的湖盆。该区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增强,形成了广布的覆沙层。春末和夏季,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能在本区形成一定的降水。区内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北部山地几乎无冰川分布。中部山麓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泉水出露带。



(1)说明南部山地现代冰川分布较广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覆沙层对泉水出露带形成的作用。
(3)分析中新世后地壳抬升对该区湖泊演化的影响。
2021-05-11更新 | 61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第九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中央山脉海拔2000m附近分布有热带云林,云林植被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这里的云林虽然矮小,但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物种较多,云林组成与结构复杂,树皮较薄,苔藓植物和蕨类覆盖树冠、树干和地面。中央山脉山顶的松林时常发生林火,但很少殃及云林,云林林火偶发,但往往对云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的破坏性。下图示意多米尼加中央山地地形及云林分布。

(1)简述该国热带云林分布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分析该地云林分布区很少发生林火的自然原因。
(3)有人说,山火对森林的危害很大;有人说,山火对森林也有益处。请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1-05-21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生物物种丰富,河流众多。马格达莱纳河(图中R)是哥伦比亚的第一大河,也是该国主要的贸易水道,沿岸地区为重要的农耕区,城镇多,河道多急流浅难。该河手流发育在宽80km的断层谷地中,上游以山地降水为主,1~2月少雨,10~l1月多雨准游洞段含沙量较大。该河水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坝址难选,开发利用率很低,少有补电站T下图示意哥伦比亚地形及河流分布。

(1)简述哥伦比亚河流流向的特征。
(2)推测R河坝址难选的原因。
(3)说明哥伦比亚陆地物种资源丰富的原因。
10 . 随着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同时受到工业污染,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的“灭湖”威胁。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描述流域内的地形特征。
(2)巴尔喀什湖盐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试说明盐度差异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3)分析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灭湖”威胁的原因。
(4)推断巴尔喀什湖“灭湖”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灭湖”威胁的措施。
2021-04-12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