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图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


(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
(2)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3)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
2020-05-23更新 | 422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200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小于600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

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CO2释放速率(mg·m-2·h-1)是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与地温关系最为密切。下面左图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气温、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图,右图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牧草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



(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
(2)描述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导致这种变化的原理。
(3)结合上图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
10-11高二下·湖北宜昌·期中
3 .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
331110.115541.31534.715418
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
19280.31131.2510.452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01-18更新 | 188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是指温度低于0℃并含有冰的土壤和岩石,地下水为冻土发育提供了水分条件。冻土可分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暖季融化、寒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又称永冻层);季节性冻土则只有活动层,在暖季全部消融。

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大幅隆起,冻土发育。下图为祁连山木里河某段河谷,地表年均温约-0.5℃~-1.76℃。除河床及近岸区为季节性冻土外,其他区域为多年冻土。河谷平原多松散堆积物且厚度较大,其多年冻结层之下有常年存在液态地下水。



(1)简析祁连山隆起对当地冻土发育的作用。
(2)受地表覆被与水分影响,该地河谷平原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较基岩山区薄,试作出合理解释。
(3)判断河谷平原多年冻结层之下液态地下水的直接补给源(雨水、河水或冰雪融水),并说明判断依据。
(4)观测显示,近年来该地地表年均温逐年递增,推断该现象对当地多年冻土的影响。
2019-11-02更新 | 104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19-20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2019-09-06更新 | 2067次组卷 | 67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2.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2018-12-26更新 | 27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形态可以推断(  )
①此时可能为7月份                 ②此时可能为1月份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                    ④沿岸有寒流流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图中河流可能(  )
①正处在枯水期                 ②正处在汛期 
③会发生凌汛现象         ④下游泥沙淤积作用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8-11-26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选考)试题

9 .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


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
2.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B.砖红壤C.红壤D.黄壤
2018-09-30更新 | 1520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地理试题
10 .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06-14更新 | 8168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