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自然环境,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位于日本九州中部低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阿苏草原,是一片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面积约230平方千米),当地农民有定期对草原进行烧荒的传统,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吸引众多游客来此策马扬鞭。千百年来,该区域形成了以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特色草地系统。下图为阿苏草原位置示意图及景观图。



(1)指出在无人工干预的自然状态下,阿苏草原地区的植被类型可能的演变方向,并说明理由。
(2)说出当地农民烧荒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3)简析烧荒对阿苏草原的意义。
2021-05-30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二模地理试题

2 .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下图为某区域植被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和光照B.地形和降水C.热量和水分D.土壤和水分
2.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B.海拔高,气温低
C.深居内陆,降水少D.颗粒物孔隙大,水分渗漏严重
3.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人们常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的作用是
①减弱土壤的侵蚀                                 ②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③利于提高夜间土壤层含水量                 ④增大昼夜温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分别是____、____。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形成这两处地貌主要的自然要素是____(选择填空)。
A.气候B.河流C.土壤D.植被
(2)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的是____(选择填空)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使陆地水体呈三态变化
C.使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D.使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3)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说出这一现象发生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4)在山区公路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____

2021-02-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雅库茨克市(62°N,130°E),水井的挖掘前后历时10年,总深度达116.5 m。由于舍尔金井在科学方面的意义,之后一直有专人保持长期的温度监测,并将井深延伸到了140 m,然而舍尔金井作为水井却始终未能取到饮用水。如图示意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井中温度和地面气温的差异会影响井中新鲜空气的置换,由此推断舍尔金井适宜挖掘的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舍尔金井未能取到井水主要因为该地       (       )
A.冻土深厚B.气候干旱C.无地下水D.技术落后
3.运用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资料,可研究该区域       (       )
①土地荒漠化问题       ②多年冻土退化问题       ③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气候变化问题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林分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林分密度的大小影响林下光照和热量从而影响土壤的形成,读甘肃某山地云杉林总蓄水量与林分密度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林地总蓄水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是
A.林分密度越大,林下植物最大持水量越小
B.林分密度越大,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越大
C.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呈增加趋势
D.随着林分密度增加,林地总蓄水量先增加再减小
2.据图推测下列有关土壤发育说法正确的是
A.林分密度过小,枯落物分解快,水热较丰富,土壤发育最好
B.林分密度过大,林下光热少,枯落物难分解,土壤发育较差
C.高密度林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累积以及林地涵养水源功能的发挥
D.低密度林林冠截留能力较弱,雨水直接渗透土壤,涵养水源较好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昂盖淖尔,汉语名为“黄旗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境内,是内蒙古高原中南部一内陆封闭湖泊,其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流域面积约4500平方千米。该湖泊处于东亚季风影响边缘区,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生态环境脆弱,为强碱性半咸水湖,湖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霸王河、泉玉林河和磨子山河等。

材料二   昂盖淖尔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昂盖淖尔系第三纪地壳断裂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四周环绕低山、丘陵、台地,湖畔曾是平阔的草原,水草丰美,是蒙古族世代繁衍生息的乐土。历史上,昂盖淖尔所产的鲫鱼享有“官村鲫鱼”(官村即土贵乌拉的旧称)之盛名。然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昂盖淖尔湖区的不断萎缩,盐碱度逐年增高,鱼类濒临绝迹,2006年昂盖淖尔干涸,成为季节性湖泊。


(1)描述昂盖淖尔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简述目前该湖泊的水文特征。
(2)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昂盖淖尔盐碱度逐年增高的原因。
(3)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将昂盖淖尔恢复为永久性湖泊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7 . 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B.天山山脉
C.黄土高原D.四川盆地
2.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降雪量大B.积雪消融快
C.枝叶繁茂D.多大风
3.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增加融雪量B.减少融雪量
C.降低汛期水位D.缩短汛期长度
2019-07-18更新 | 594次组卷 | 6卷引用:巩固练04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2020-2021学年【补习教材·寒假作业】高二地理(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