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温高低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需要深入研究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形成原因,合理开发利用热量资源,积极防御由气温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单位:气温:℃,降水量:mm)。

(1)该地区气温特点:____,气温年较差____,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月。
(2)11月降水____,多晴天,空中云量____,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____,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____,气温较高。
(3)分别举一例说明11月气候特点对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022-11-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胡杨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沙漠地区的木本植物,其首要作用在于防风固沙,图是2014年我国某胡杨林研究区4~11月胡杨蒸腾速率和风速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该研究区的风沙天气多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据图分析,对胡杨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风速B.气温C.降水D.土壤
3.根据其生长环境推测,胡杨(       
A.四季常青B.根系发达C.喜阴凉D.耐酸性土壤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库布齐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5.6mm,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该地区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菌冉冉、牛羊成群,由于人口增多,到战国以后,沙化现象严重,黄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是中国第七大沙漠。目前经过多年整治,库布齐沙漠披上了绿衣。

材料二:风是沙漠化正逆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常将能够产生风沙运动的风称为起沙风,只有起沙风才能搬运地表沙物质进而形成风沙流,塑造风沙地貌。短时大风是塑造风沙地貌的主力,对风沙活动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

材料三:库布齐地区区域图及库布齐地区起沙风频率月变化图



(1)分析人类的哪些行为可能导致库布齐地区土地沙化。
(2)分析库布齐地区7-10月起沙风频率低的原因。
(3)简述库布齐地区披上了绿衣后,对黄河M段及其下游的影响。
2023-03-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月末诊断测试 (一)地理试题

4 . 研究人员以中国亚热带地区4个阔叶林样地内的木本被子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温带和热带分布型属植物在叶习性和生长型上的差异(如下图),并得出“温带、热带分布型属植物生长型组成比例差异主要受光照影响”等结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样地一样地二样地三样地四
叶习性
(落叶阔叶/常绿阔叶)
温带分布型41/3135/336/188/21
热带分布型11/4629/5927/14222/90
生长型
(灌木/乔木)
温带分布型25/4630/3713/119/20
热带分布型36/2145/4370/9950/62

注:图中“/”两侧数字代表物种数量。

1.下列山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A.样地一B.样地二C.样地三D.样地四
2.温带、热带分布型属植物生长型组成比例差异的主要成因是,随纬度升高(     
A.昼长变短导致光照减少B.太阳高度减小导致林下直接辐射减少
C.降水减少导致蒸发量增加D.湿度减小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祁连山南部某区域土地类型分布及地下水深度等值线(单位:cm)略图。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干旱,全年以西北风为主,固态降水占比相对较高,地下水丰富地段形成大面积草地,草地表面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能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全球变暖使该区域草地退化加剧,近年来,政府通过营造防护林防止草地荒漠化,成效显著。

(1)指出图示区域影响地下水深度的主要因素。
(2)解释全球变暖造成该区域草地退化的原因。
(3)分析图示防护林对草地的保护作用。
2022-09-07更新 | 541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在长江口,咸水入侵主要受径流量、潮汐的控制,河口形状、地形等因素也有影响。长江北支咸水入侵比南支更严重,甚至倒灌进入南支,影响上海市供水安全。下图为长江口形势图。



(1)长江口咸水入侵主要发生在____(季节)天文____期间。
(2)分析北支咸水入侵比南支严重的原因。
(3)指出北支闸门对防御咸水入侵的主要作用,并说明开闭规律。
2022-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承纳赣江等南部五河来水,并由湖口注入长江,其水位涨落受五河及长江来水的双重影响。

材料二:2022年7月以来,长江全流域持续高温少雨,鄱阳湖水体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8月21日水体面积与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少约67%,鄱阳湖已进入枯水期,湖床大面积裸露。一般来说,正常年份鄱阳湖的枯水期为10月份到次年3月份。

材料三:如图1是“鄱阳湖流域示意图”,如图2是“正常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



(1)根据图2指出正常年份鄱阳湖补给作用为主的时间段并分析原因。
(2)2022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时间比正常年份提前了近2个月,请简析其自然原因。
(3)说明鄱阳湖水体面积显著减少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8 . 自然界中氨循环过程是大气中的氮经固氮作用进入土壤,被动植物所利用,转化为有机氮(植物吸收硝酸根离子等获取氮,动物通过食物链获得氨),最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河流中氨含量超标会对水质造成影响。我国北方某校地理小组对当地某河流监测后发现该河流氮含量月变化明显(下表)且硝酸盐氮占比最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
氮含量(mg/L)11.011.68.87.98.24.35.67.79.67.97.35.5

1.监测数据显示,该河流氮含量(     
A.丰水期高于枯水期B.春季秋季差异明显
C.冬季高于其他三季D.明显低于南方河流
2.某季节该河流氮含量连续出现低值,原因可能是该季节(     
A.浮游植物长势迅猛B.人为氮排放量较少
C.水中微生物活动弱D.降水稀释作用较弱
3.推测该河流氮的主要来源是(     
A.农业生产B.工业废水C.生活污水D.路面径流

9 . 耕排盐是我圆东北平原治理盐碱地的重要手段。深耕是指用犁铧把田地深层的土壤翻上来,表层的土壤覆下去的一种耕作方式。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     
A.有机质含量B.土层厚度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D.质地
2.深耗能治理盐碱化,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表土含盐量B.减少了水分的蒸发C.加速了盐分的溶解D.提高了土壤潜水位
2023-01-14更新 | 6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研究表明,人类开垦湿地会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下图示意黄河湿地包头段不同地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四种地被包括自然状态的裸地和芦苇、人工种植的旱柳树和玉米,推测其对应序号依次是(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③②①
2.关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以下说法的正确的是(     
A.成土母质不同使其表层有机碳含量远大于深层
B.受淋溶作用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大
C.地表植被是影响表层与深层有机碳的关键因素
D.随深度增加,微生物活性升高,有机碳差异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