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比亚地处南美洲,生物多样性丰富,人口集中分布在高原山地上,部分地区的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甲河是哥伦比亚的第一长河,入海口东侧的哥伦布峰海拔5800米,坡度北缓南陡,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下图为哥伦比亚等高线示意图。



(1)简析哥伦比亚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
(2)指出哥伦比亚人口和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冲突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3)推测甲河入海口东侧的哥伦布峰雪线南北坡的高度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冀中平原是太行山前典型的冲积洪积平原,全新世以来湖泊群经历了兴起—扩张—收缩的过程。孢粉是木本和草本植物的器官,能相对完整地保留在沉积层中。地理学家通过湖泊中的孢粉可以反演环境变迁。冀中平原多处低洼地带中全新世的沉积层中都出现了水生植物孢粉和喜暖湿的陆生植物孢粉,说明该时期湖泊数量增加。中全新世时期,冀中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为游荡型湖泊,位置不定,面积不定,形态不定。晚全新世以来,旱生植物的孢粉占比逐渐增大。下图示意冀中平原的位置。



(1)指出冀中平原湖泊中孢粉的主要来源。
(2)中全新世时期冀中平原湖泊数量增加,试分析原因。
(3)分析中全新世时期白洋淀成为游荡型湖泊的条件。
(4)简述晚全新世以来白洋淀面临的环境问题。

3 . 2019年,小浪底水库来水、来沙量大增,是自水库运行以来进入黄河下游水沙量最多的一年。由于排水排沙,小浪底水库以下河段淤积明显。下图示意2019年小浪底水库下游三个不同河段槽宽与断面冲淤面积关系(正表示淤积,负表示冲刷),伊洛河口以上接近小浪底水库,夹河滩离小浪底水库最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夏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江淮地区气温偏低B.东北平原积水内涝C.黄土高原植被干枯D.天山南北阴雨连绵
2.越往上游,相同槽宽的断面冲淤面积越大,主要是因为(     
A.径流量小B.水流速度慢C.沙源丰富D.河道宽度大
3.小浪底水库在春季水量较小时排水排沙不利于黄河下游的(     
A.航运B.防洪C.供水D.灌溉
2023-01-13更新 | 1113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4 . 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广泛分布的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在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冻土作为不透水层或者弱透水层,能够从性质上改变土壤水热运移规律。下图为据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青海海北站季节冻土的水热监测数据绘制的土壤冻结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时段土壤冻融过程(     
A.冻结速度快于融化速度B.冻结方向为自下而上发展
C.3月份冻结深度较稳定D.表层融化速度比深层慢
2.在整个冻融过程中土壤含水量(未冻水含量)变化较大,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在非冻结时期,深层含水量变化大B.在冻结过程中,各层含水量均增加
C.在消融过程中,表层土蓄水量增加D.在整个过程中,水分运动方向相同
2023-01-10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沱沱河盆地位于长江源头,河流两侧阶地平缓宽阔,沙洲、河漫滩交错发育。沱沱河右岸多年冻土发育较好。近年来,沱沱河源头气候趋于暖湿,冰雪融水增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造成重要影响。下图示意陀沱河盆地地温等值线和多年冻土典型横剖面(该河谷接近呈东一西走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沱北融区多年冻土层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远离主流B.侵蚀较强C.坡向朝南D.坡度较大
2.随着冰雪融水增加,多年冻土区主要表现为(     
A.向主流延伸B.下限上升C.上限下降D.埋藏深度变浅
3.多年冻土的变化将会导致沱沱河(     
A.含沙量增大B.径流变化减小C.流域面积增大D.结冰期缩短
2022-12-15更新 | 1360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试题

6 . 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区的典型内陆湖,具有湖泊面积大、水深相对较浅的特点,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水源主要来自伊犁河。下图示意1961—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量平衡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别代表(     
A.入湖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B.降水量、蒸发量、入湖径流量
C.入湖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D.降水量、入湖径流量、蒸发量
2.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伊犁河入湖口可能(     
A.湖岸线升高B.湖水盐度升高C.生物种群数量减少D.水域深度保持不变
3.20世纪70年代巴尔喀什湖地下水变化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水减少B.蒸发加剧C.对湖泊大量补水D.上游修建水库

7 .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气候湿冷,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居民最担心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对应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服务是(     
A.淡水枯竭——供给服务B.全球变暖——调节服务
C.臭氧层破坏——支撑服务D.酸雨危害——调节服务
2.近十几年来,该岛生物种类快速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岛屿封闭,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较差
B.地形单调,不能发挥调节服务功能
C.人类活动破坏了该地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
D.降水增多导致供给服务减弱

8 . 长江上游某小流域海拔3300-4000米,森林茂密,土质疏松。甲、乙两坡的坡度、植被、土壤构成相似,但坡向不同。下图示意该地6-10月甲、乙两坡土壤容积含水量(即土壤水容积与土壤总容积之比)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坡相比,乙坡(     
A.太阳辐射强;降水少B.太阳辐射强;降水多
C.太阳辐射弱;降水少D.太阳辐射弱;降水多
2.推断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高寒荒漠

9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耕地与毗邻林地白昼地表温度及其差异的季节变化图(图中日数为一年中自1月1日开始的天数)。近年来,该区域耕地撂荒现象(不继续耕种土地,任其荒芜)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耕地与毗邻林地的最大温差出现在(     
A.2月B.5月C.8月D.11月
2.影响该区域耕地与林地白昼地表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量②地表反照率③天空云量④水分蒸发(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大量耕地撂荒可能导致该区域(     
A.冬夏温差增大B.日照时数增加C.平均气温降低D.年降水量减少
2022-03-23更新 | 786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10 . 黄河上游某古老江心洲平均海拔约4600米,面积还在持续增大。据调查,该江心洲上不同树龄的灌木植被仍然保持着原生自然状态,没有乔木植被发育。下图是该江心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树龄较大的灌木主要分布在江心洲的(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
2.该江心洲没有乔木植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土壤瘠薄B.热量不足C.水分过多D.风力强劲
2022-03-23更新 | 834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