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某种常见的地貌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B.板块碰撞C.流水溶蚀D.火山喷发
2.该景观地面上对应的地貌有(     
①溶沟②石钟乳③石芽④石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该地貌所在地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壤深厚而肥沃②地表水源丰富③多地质灾害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02-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雅丹地貌是河湖相沉积岩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土墩和沟槽地貌,其中部分地势较低区域会因附近冰川融水再次形成湖泊,因此称为“水上雅丹”。乌素特地质公园位于柴达木盆地,拥有世界上仅有的一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被称为“中国西部的千岛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处水上雅丹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2.图中④时期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为(     
A.地壳下沉,气候干燥B.地壳抬升,气候干燥
C.地壳下沉,气候湿润D.地壳抬升,气候湿润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是世界第二深水湖。坦噶尼喀湖湖面海拔774m,最深处位于其北部,深达1470m,低于海平面600m以下:流入坦噶尼喀湖的河流主要有马拉加拉西河、鲁济济河、卡兰博河等,湖水唯一的出口是卢库加河,并且最终汇入刚果河,但目前已呈明显淤塞状态。流域内年降水量为820—1600mm。下图为坦噶尼喀湖流域示意图。

(1)说明坦噶尼喀湖形成深水湖的原因。
(2)推测坦噶尼喀湖流域地势的总体特点,并说明其对坦噶尼喀湖的影响。
(3)有科学家预测,坦噶尼喀湖将来会干涸。试从气候变暖的角度说明其依据。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的黄河源区多年(含预测)冻土的退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中显示信息相符的推断是(     
A.多年冻土厚度加大B.多年冻土面积缩小
C.多年冻土上限上升D.多年冻土下限下降
2.多年冻土的变化趋势持续可能会导致黄河源区(     
A.土壤肥力提高B.水源更加充足C.草地干化加重D.物种变得丰富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渤海三湾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组成,每年都有结冰现象,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用于生产生活。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



(1)说出渤海与黄海海水性质的差异。
(2)渤海三湾中哪个海湾结冰范围最广、冰层最厚?为什么?
(3)你认为大量开采渤海三湾的海冰来缓解沿岸城市及工业企业的缺水可行吗?请说出理由。
2023-02-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6 . 抛物线沙丘是一种平面形态呈“V”形或“U”形的典型固定、半固定沙丘,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因平面图形像抛物线,故得名抛物线沙丘。植被的分布可控制抛物线形沙丘侵蚀和沉积,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示意新疆艾比湖流域某研究区抛物线沙丘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观测和对研究区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和沙丘上植被特征的分析,初步可以断定研究区抛物线沙丘起源于风蚀洼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
C.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进行分选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
2.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B.增加了风力的侵蚀作用
C.转变了风沙运动的方向D.改变了风沙流空间分布
3.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通过(     
①沙粒物质组成       ②沙丘长宽之比       ③沙脊形态特征       ④沙丘植被类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普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洲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海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秘鲁鳀成为世界捕获量最大的单鱼种,其生长习性不包括(     
A.洄游和游泳能力弱B.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
C.生长于近岸的大陆架水域D.趋光性较弱
2.该时段,甲、乙、丙、丁四海域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会导致鱼类大量迁徙或者死亡。为保障足够鱼获,渔民捕捞秘鲁鳀的海域可能会(     
A.向北偏移B.向南偏移C.向西偏移D.原地不动

8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物种丰富度最小的地点海拔约为(     
A.500米B.220米C.510米D.800米
2.甲县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热量较少B.光照不足C.降水较少D.人为干扰
3.乙所在地区是(     
①断陷盆地②稻麦两熟区③典型干热河谷④商品性粮棉基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自2022年8月21日起,重庆北碚缙云山区发生山火并持续多日。甘肃、云南消防队紧急驰援北碚灭火,当地也出动了摩托大军,自发加入到救援山火的行动中,为一线救援力量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由于山区风力、风向多变,山火较难扑灭。消防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灭火方式。若风力很小,也会用“火攻法——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右图示意“火攻法灭火场景和方式。回答下列各题:

(1)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缙云山山火难以扑灭,需要摩托大军支援的原因。
(2)说明“火攻法——点倒火”的灭火方式的原理。
(3)山火对生态系统是一种严重破坏,并会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是有计划、低强度、可控的山火对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请说明理由。
(4)如何预防森林火灾,请提出合理的措施。

10 . 林带胁地效应是指农作物因靠近防护林带而生长不良的现象。准噶尔盆地南部某农耕区主要种植棉花(喜光耐旱的深根作物),农田防护林带多选种杨树(植株高大、主根与侧根发达的乔木)。后来,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为保障棉田产量,当地农民在防护林带与棉田之间深挖沟,并在沟壁处置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变灌溉方式之前,该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棉田位于(     
A.东西走向林带的北侧B.南北走向林带的东侧
C.南北走向林带的西侧D.东西走向林带的南侧
2.挖沟置膜后棉田产量得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够(     
A.促进棉田土壤盐分排出B.阻断林带根系向棉田延伸
C.防止棉田水分向林带流动D.收集雨水作为灌溉用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