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右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每年雨季(12-次年1月)被雨水注满,旱季(7-10月)湖水干涸,形成盐层矿物质硬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000米②位于高山间盆地③位于非洲④位于热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推测该盐沼盐层最厚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 .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长的沙岛。下图示意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49~1998年中,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最显著的时段和原因是(     
A.1949~1964年,海浪堆积B.1964~1976年,海浪堆积
C.1976~1992年,流水堆积D.1992~1998年,流水堆积
2.自1998年新大堤建成后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泥沙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有(     
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3.为修复崇明岛大堤附近生态,引进植物应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A.抗盐碱B.抗洪涝C.抗大风D.抗虫害

3 .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经济产出所需的碳排放量。信息经济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研究表明,信息经济对降低地区碳排放强度具有促进作用。下图示意2011-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重心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示信息可知(     
A.2011-2013年郑州是我国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地区
B.2011-2016年我国北方地区碳排放强度持续增强
C.2011-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重心持续向北移动
D.2015-2016年我国碳排放强度重心移动速度最快
2.下列因素中,对碳排放强度重心移动影响最小的是(     
A.环境质量B.技术创新C.资源状况D.消费水平
3.与东部地区相比,信息经济对我国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更为明显,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     
A.生产总值更大B.原有的能源利用效率更低C.人口规模更小D.信息产业服务设施更发达
2023-09-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川累积面积比率(AAR)是指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非消融区的冰川面积与冰川总面积之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的世界最大值在青藏高原内陆地区,最小值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某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30多年,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幅度达15%。下图示意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冰川累积面积比率分布状况。

   

(1)分析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
(2)说明近代以来青藏高原冰川消融速度加快的原因。
(3)推断青藏高原冰川加速消融初期和末期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水库是指在沿海建造的储存淡水资源的蓄水工程,包括建设于河口、滩涂和海湾等的蓄淡水库。上海为解决地区供水危机而修建的青草沙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江心水库(如图所示),位于长兴岛西北方冲积沙洲上。其集水面积达66.16km³,由于海洋水库压差较低,建设过程不必过分考虑渗流问题,所以建设时就地取材,采用土工布沙聚的方式建设水库大堤,坝长48.4km,有效库容达4.38亿m³。青草沙水库的修建开辟了上海地区新的供水源地,且综合考虑供水、排污和景观设计等功能,建立了较完备的现代海洋水库系统。

       

(1)分析与传统陆上水库相比,海洋水库具备的优势。
(2)说明青草沙水库建在长江河口江心沙洲的好处。
(3)分析采用土工布沙袋方式建设水库大堤的优势。
(4)推测青草沙水库可能会面临的环境问题。

6 . 如图示意2004~2017年我国某地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和近地面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该地春季多大风,冬季湖沼结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地上游来水年际变化较小,该地的河流径流量最小的是(     
A.2005年B.2007年C.2013年D.2017年
2.2006~2010年5﹣10月降水量与蒸发量差值较大,但近地表空气湿度的年际变化不大,说明(     
A.外来水汽输入少B.水汽向外输出少
C.蒸发量变化较小D.降水量变化较小
3.若该地能反映周边较大范围的气象状况,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干旱区B.湿润区C.半干旱区D.半湿润区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系北美大陆东部阿巴拉契亚高地的延续。纽芬兰山川奇特,峡湾迤逼,海岸礁岩峥嵘,湖泊、沼泽星罗棋布,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纽芬兰岛属紧靠大陆,气候冬冷夏凉。它是地质、考古和生物学家、野外旅行者的理想目的地。这里曾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盛产鳕鱼,但上世纪后半叶逐渐走向消亡以致难觅鱼群踪迹。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推测纽芬兰岛的形成过程。
(2)简述纽芬兰渔场形成的具体成因,并说明其现今难觅鱼群踪迹的原因。
2023-07-28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高考冲刺试卷(五)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堰塞湖,是在内外力作用下导致的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形成的堰塞体阻断山谷、河流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堰塞体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一旦堰塞体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

   

(1)描述图中堰塞湖形成及自行消失的过程。
(2)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现存堰塞湖多的自然原因。
(3)堰塞湖的形成对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影响有利有弊,请从利弊中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说明。

9 .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海岸线曲折,多峡湾。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火地岛西部和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这些苔藓植物可以从陆地水中选择性吸收化学元素,分泌酸性物质。下图为火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地岛雪线高度低的影响因素是(     
A.海拔B.坡向C.植被D.降水
2.火地岛西部和南部适合苔藓生长的自然条件有(     
①极地东风,风力强劲②生长环境潮湿③冰川侵蚀,土层薄④地形坡度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苔藓植物生长使得当地(     
A.大气杂质减少B.土壤肥力改变C.昼夜温差增加D.冰川面积扩大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历史上曾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但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每一次大改道都会对河口三角洲(包括陆上和水下三角洲)及附近海岸线造成深刻的影响。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


   
(1)描述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每年新增的几十平方千米“年轻”土地的形成过程。
(2)推测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明显下降的原因。
(3)分析黄河改道对河口三角洲附近海岸线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