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7 道试题

1 . 1979年某考察队对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带进行植被取样调查(如下图所示),发现植被以多年生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其中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2015年对取样带重新调查发现灌木严重退化,草本植物入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处相比,影响乙处积雪厚度较大的因素是(     
A.气温B.海拔C.坡度D.坡向
2.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的特点可反映当地(     
A.昼夜温差大B.日照时间短C.冰川广布D.风力强劲
3.近年来灌木严重退化,草本植物入侵的原因可能是(     
A.病虫害增加B.土壤肥力提高C.大气降水增多D.土壤水分减少

2 . 下图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降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
2.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南岭B.秦岭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
3.该山脉北坡海拔约750米的地方,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2020-12-10更新 | 51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地理(文)试题

3 . 下图示意某山脉两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甲坡坡向及图例①代表的植被类型(     
A.东坡常绿阔叶林B.西坡常绿硬叶林
C.东坡常绿硬叶林D.西坡落叶阔叶林
2.该山脉西坡山麓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近年来祁连山山麓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下图为“我国祁连山区不同海拔、南北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垂直自然带丰富,山麓最常见的自然带是(     
A.胡杨林B.云杉林C.荒漠带D.冲积扇
2.下列对祁连山玉米育种基地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A.甲坡,地广人稀B.甲坡,光照充足C.乙坡,蒸发较小D.乙坡,利于冬储
2021-10-01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9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5 . 云南省新平县哀牢山区有大面积富硒土壤。研究表明,有机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加强土壤中硒元素的吸附和固定。下图示意新平县哀牢山不同海拔样本土壤硒含量,采样点选择考虑了分布的均匀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硒含量均值/(mg·kg-1)样本数/个
500m以下0.17382
500~1 000m0.233 788
1 000~1 500m0.282 348
1 500~2 000m0.492 060
2 000~2 500m0.971 174
1.随着海拔升高,影响土壤硒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坡度D.光照
2.推测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中,土壤硒含量最高的是(     
A.水田B.旱地C.草地D.林地
2023-07-24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讲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山地桦林以极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将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范围向上扩展了大约500m。图为太白山山地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太白山南、北坡基带不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太白山桦林与栎林相比,更突出的习性是(     
A.耐湿性B.耐旱性C.耐热性D.耐寒性
3.与北坡相比,秦岭太白山南坡针叶林带上限海拔较低,其直接原因是(     
A.迎风坡降水较多B.土壤水分较少C.光照较弱D.坡度较大
2024-02-29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7 . 下图为西伯利亚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处空气中CO2含量变化的观测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数据曲线”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低谷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冬季—能源利用率提高,燃煤取暖排放CO2
B.夏季—生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
C.冬季—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固定CO2
D.夏季—降水量大,CO2被溶解
2.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A.森林带分布北界南移B.高山的林带上限位置上升
C.高山雪线海拔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北退缩
2021-07-16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区内森林植被茂密,植被种类繁多,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自然垂直分布明显。矮林是武夷山海拔较高处的特殊植被,分布在海拔1700-1900m的范围内,其生长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支。下图示意武夷山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图中基带P地带性植被是(     
A.农耕带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荒坡灌丛
2.与武夷山基带相同海拔和坡向的天然林相比,人工林(     
A.生长速度缓慢B.土壤湿度大C.土壤温度高D.林冠成层性强
3.武夷山在海拔1700米处出现矮曲林和灌木丛,其生长环境为(     
A.低温、多雨、大风B.低温、少雨、无风
C.高温、多雨、无风D.高温、少雨、大风
2024-02-2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9 . 高寒草原(AS)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下图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1986-2000年H-AS和M-AS减少的面积相同B.2000-2007年高寒草原总面积一定增加
C.2007-2013年L-AS面积减小D.1969-2013年H-AS面积持续下降
2.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的影响(     
A.地表径流减少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C.地下水位升高D.生物多样性增加
2021-03-03更新 | 37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六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8讲 植被与差异性
10 .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迎风坡C.阳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背风坡
2.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地区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
3.图中等温线可能出现在
A.1 月B.3 月C.9 月D.7 月
2019-04-05更新 | 73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