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1 . 下图1为我国42°N某山地北坡自然带分布图,该山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的自然植被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
2.图中岳桦林带林木稀疏,根系发达,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土壤深厚,水源充足B.气候寒冷,多大风
C.坡度大,多泥石流、滑坡D.海拔高,光照弱
3.岳桦林处于当地高山森林和苔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研究发现在这一过渡带内,近年来海拔高处岳桦的幼苗、幼树越多,这表明该山地(     
A.林草过渡带变窄B.岳桦林种群萎缩
C.林带在上升D.苔原带在下移
2021-12-08更新 | 771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赤道附近某山地2000m以下的自然植被在东坡和西坡大致呈水平状态依次更替,2000m以上自然带界线东西坡分布有所差异。图为该山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山体顶部有降雪现象,却没有永久性冰雪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0m以上自然带界线东坡低于西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拔C.坡向D.坡度
2.该山体顶部有降雪现象,却没有永久性冰雪带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赤道附近,降雪量不足B.山顶风力强劲,积雪无法存蓄
C.太阳辐射强烈,积雪消融快D.海拔高度不足,积雪完全融化
2024-01-19更新 | 274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安徽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3 . 库木库勒地区(下图)在三叠纪末期上升成陆,中新世以后,形成地堑性湖盆。随着地壳的差异性抬升,逐渐引起了湖盆内部的多处分裂,气候趋于干旱,风力增强。区内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北部山地几乎无冰川分布。中部山麓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泉水出露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部山地现代冰川较北部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海陆位置D.地面物质
2.泉水出露带的地质构造可能是(     
A.背斜B.向斜C.褶皱隆起带D.断层
3.地壳差异性抬升对该区湖泊演化的影响有(     
A.湖泊面积增大B.湖水盐度减小C.湖泊深度增加D.湖泊数量增多
2021-06-13更新 | 7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凤阳县第二中学高三最后一卷文综测试地理试题
4 .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
2016-11-27更新 | 2743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隆起地块的热力效应,主要表现为相同海拔山体内部比外部气温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对山体的雪线和林线有显著影响,山体内外温差越大,山体效应越强。青藏高原作为亚欧大陆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5000m,其山体效应显著,甚至比西欧的阿尔卑斯山脉(平均海拔3000m左右)更强。下图为山体效应模型图。



(1)结合山体效应原理分析青藏高原的整体林线内部山地比边缘高的主要原因。
(2)根据“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原理,分析山体效应的形成机制。
(3)推测青藏高原的山体效应比阿尔卑斯山脉更强的原因。
2022-01-17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川西高原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区域内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秋、冬季主要受西风环流影响,降水较少,夏半年主要受东亚季风和印度洋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材料二下图为川西高原各海拔高程带积雪覆盖率不同季节分布特征。



(1)描述川西高原积雪覆盖率季节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川西高原地区冬季南北坡积雪覆盖率差异与夏季相比的大小关系,并指出影响因素。
(3)分析该地区海拔大于6000米高程带,冬季积雪覆盖率略低于其他季节的原因。
2022-06-17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高考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7 . 读我国某山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最可能是我国(     
A.昆仑山B.天山C.祁连山D.阿尔泰山
2.影响该山南坡缺失云杉林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水分D.土壤
3.该山区牧民在高山草甸放牧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0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8 . 距今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林线,迫使植被重新演替。目前长白山植被分布存在独特性,表现在不同坡向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且植被发育时间较短,植被带的稳定性较差。下图为长白山遥感影像图,下表示意长白山现今林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坡度地质基础林线以下林线以上
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缓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西、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苔原
缓坡火山灰岳桦、苔原苔原、小叶樟上侵
东坡陡坡火山灰地衣、苔藓地衣、苔藓
缓坡火山灰长白落叶松林地衣、苔藓
1.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产生较大差异,其中沉积厚度最大的是(     
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
2.长白山仅有一坡具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依次呈现出甲—乙—亚高山岳桦林—苔原的植被变化,该坡向与甲、乙植被分别是(     
A.东坡,落叶松林,暗针叶林B.西、南坡,常绿阔叶林,落叶松林
C.北坡,暗针叶林,红松阔叶林D.北坡,红松阔叶林,暗针叶林
3.表中信息显示长白山出现了森林上侵苔原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加B.冬季风力减弱
C.植被自然演替D.冰雪融水增多
2021-04-14更新 | 700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9 . 图为某山脉南、北坡1月和7月气候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脉南坡为(     
A.阴坡、迎风坡B.阴坡、背风坡C.阳坡、迎风坡D.阳坡、背风坡
2.该山脉山顶多灌丛草甸,很少有高大的乔木,原因是山顶(     
A.风力大B.水分条件差C.温度低D.土壤发育差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下图)。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



(1)简述杭盖草原上河谷牧草相对于缓坡更加繁茂的原因。
(2)古时游牧民族往往选择在杭盖草原附近山地的南麓越冬,分析其原因。
(3)牧民长期居住在草原上,过度放牧,极易出现草地退化。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草地退化带来的影响。
2022-11-11更新 | 581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