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1 道试题
1 . 高山流石滩(下图)指位于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地表岩石大量崩裂,大多棱角分明的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的山坡缓慢滑动,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完成下列各题。

1.高山流石滩上岩块与碎石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堆积B.风化作用C.流水搬运D.冰川侵蚀
2.流石滩上限的平均分布高度,在我国自北而南逐渐上升,如新疆天山处约为海拔3800米,巴颜喀拉山处为海拔4700米,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光照
2 . 下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和藏北高原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甲乙丙丁与之代表植被的连线,正确的是
A.甲——常绿阔叶林B.乙——草原
C.丙——荒漠D.丁——草原
2.该地区
A.从北向南,雪线高度逐渐降低
B.森林类型是针叶林
C.随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增多
D.从北向南,植被垂直带谱越来越完整
3 .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D.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2017-10-1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嵩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查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河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山(48°N)东南隅,主要保护发源于阿尔泰山东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源头生态系统,为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该保护区盛产沙金以及各种名贵宝石,已有1000多年的采金历史。近年来当地过熟林(树龄较大,生长明显衰退,不少林木枯立腐朽)比重大,加上受人为干扰、自然环境变迁等因素影响,森林衰退现象典型。下图为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其基带海拔为1000m)。



(1)分析两河源自然保护区1000—2400米自然带的成因。
(2)据图说明两河源自然保护区冰雪带在南北坡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3)推测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衰退现象典型的具体原因。
2024-03-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原名校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精英联赛文综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某山地部分等高线、等温线及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山地的南坡为
①阴坡 ②阳坡
③背风坡 ④迎风坡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该山地南坡山麓7月气温最高约为
A.33℃B.40℃
C.28.8℃D.30℃
6 .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下图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雪线高度4km纬度上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是
A.10℃ 120cmB.10℃ 60cm
C.18℃ 120cmD.23℃ 30cm
2.赤道地区雪线较25°S上雪线低,是因为赤道上
A.年平均气温高B.年降水量大
C.太阳辐射量大D.海拔高度低
13-14高三上·安徽亳州·阶段练习
名校
7 . 下图是某山地1月、7月气温和年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当地(          
A.降水量与海拔成正相关B.降水量与海拔成负相关
C.年均温与海拔成正相关D.年均温与海拔成负相关
2.图中1000米处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冬暖夏热,年降水量较多
C.全年高温少雨D.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少
2016-11-26更新 | 81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自然景观从③—⑤—⑥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自然景观①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这近似于________(A 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带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机碳储量的变化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康乐林区位于祁连山中段北麓,森林面积3.10万hm2,是祁连山中段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近年来森林面积锐减。2019年7月某地理研究团队,在祁连山康乐林区阴坡(北坡),分别选择山地荒漠草原带、山地森林草原带、亚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带四个植被带所在区域,自地表垂直向下挖掘土壤剖面,每个剖面点按照10cm间距,自上而下逐层采集土样测定有机碳。下表示意四种植被带的植被覆盖度及0~4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变化。

植被带采样深度(cm)有机碳含量(g/kg)植被覆盖度(%)
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带(海拔3800m)0—1078.6845—65
10—2055.24
20—3033.86
30—4022.16
均值47.43
亚高山灌丛带(海拔3400m)0—1091.5565—85
10—2064.74
20—3045.72
30—4029.44
均值57.86
山地森林草原带(海拔3200m)0—10114.0785—95
10—2094.30
20—3075.63
30—4045.78
均值82.45
山地荒漠草原带(海拔2600m)0—1027.77<45
10—2022.95
20—3018.42
30—4011.15
均值20.07

(1)概述祁连山康乐林区四个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储量特征。
(2)分析高山荒漠草甸草原带土壤有机碳含量比山地荒漠草原带高的原因。
(3)简述祁连山康乐林区阴坡(北坡)海拔3200m附近形成山地森林的有利条件。
(4)有专家推测,未来康乐林区自然带范围会扩大,上限高度会上升。请你对此进行解释。
2024-05-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下学期4月冲刺(一)文综地理试题
10 .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扇形图和地貌类型比例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m

水稻

丘陵

63%

200~500m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000m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2%

3000m

1.综合两图表考虑,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南地区B.西北地区C.青藏地区D.西南地区
2.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影响该地区粮食作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土壤C.光照D.热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