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1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物种丰富度最小的地点海拔约为(     
A.500米B.220米C.510米D.800米
2.甲县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热量较少B.光照不足C.降水较少D.人为干扰
3.乙所在地区是(     
①断陷盆地②稻麦两熟区③典型干热河谷④甜菜集中产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5更新 | 1108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2 . 年轮指数是树木年轮实际宽度值与期望值之比,其大小变化可以记录树木径向生长。某地位于川西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地带,岷江冷杉是主要建群树种之一,红杉常在冷杉林上部边缘形成不连续的落叶针叶林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但降水的变化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岷江冷杉和红杉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图示意岷江冷杉、红杉的年轮指数与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2011--2019年红杉出现连续的生长衰退,而冷杉生长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秋季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主要是因为秋季温暖的年份(     
A.病虫害减少B.有机质消耗减少C.生长季延长D.土壤含水量增加
2.推测该地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3.按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当地最可能出现(     
A.林线下降B.红杉林树木密度增加
C.雪线下降D.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

3 . 土壤冻融通常是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因季节或昼夜气温变化使得土壤温度在0℃上下波动而出现土壤冻结和融化现象。研究发现,除纬度和海拔外,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历年冻土深度中的最大值)和土壤冻结日数还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植被覆盖度和腐殖质厚度等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季节性冻土地区不同海拔各站点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其中站点③、④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四个站点中冻结日数最多的是(     
A.站点①B.站点②C.站点③D.站点④
2.与站点③相比,站点④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浅是因为(     
①积雪时间长②积雪厚度大③植被覆盖度高④腐殖质层较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该地可能位于(     
A.伊犁河谷B.东南丘陵C.青藏高原D.松嫩平原
2022-07-08更新 | 111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天门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4 . 石冰川是一种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蠕动的冰岩混合体,表面覆盖有隔热性较好的岩石碎块。其最低海拔下限与区域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下限相一致,是典型的冰缘地貌。四川西部的大雪山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其石冰川分布存在坡向差异。下图示意大雪山各坡向石冰川前缘的最低海拔下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冰川中的岩石碎块(     
A.分选性好B.磨圆度好
C.多为流水搬运堆积D.多为基岩风化崩解
2.大雪山南北坡石冰川前缘最低海拔存在较大差异,是因为北坡(     
A.降水较多B.气温较低C.坡度较陡D.风力较大
3.受全球变暖影响,石冰川比一般冰川(     
A.融化快但危害小B.融化快且危害大C.融化慢且危害小D.融化慢但危害大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托木尔峰为天山山系最高峰,断裂发育,且遭受冰川、流水及其他外力的作用,山区地形破碎而且复杂多样,山地垂直带谱完整。托木尔峰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分布区,也是古冰川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托木尔峰山脚的托木尔大峡谷是天山南坡规模最大、美学价值最高的红层峡谷,深浅不一的红色地层出露,宛如一条多姿的彩带。下图示意托木尔峰位置及自然带分布。



(1)指出右图中P自然带的类型,并说明该自然带的成因。
(2)分析托木尔峰现代冰川面积较大的可能原因。
(3)推测托木尔红层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6 .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储量取决于碳的输入和输出过程,高山、亚高山地区年均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使得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碳。贡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主峰海拔7556m。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均以草为食,是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下图示意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的水鹿和牦牛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区典型植被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山地针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落叶灌丛
B.①落叶阔叶林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山地针叶林④落叶灌丛
C.①落叶阔叶林②落叶灌丛③山地针阔混交林④山地针叶林
D.①落叶灌丛②山地针阔混交林③落叶阔叶林④山地针叶林
2.②地区水鹿和牦牛活动率最高,其原因可能是(     
A.天然林地,没有天敌B.人类活动影响少
C.海拔较高,碎石遍布D.食物的来源充足
3.推测下列地区土壤表层(0-10cm)有机碳含量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3-11更新 | 84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4月调研考试(二模)地理试题13-15题原题及变式题

7 . 青藏高原是我国典型的高山区,坡向和海拔对高寒山地草甸植被分布影响较大。某科研团队选取青藏高原东段的巴卡台衣牧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平均海拔3700米,平均坡度为6°~9°。下图为不同样地累积物种丰富度和植被功能群相对多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样地累积物种丰富度现状是(     
A.阳坡>阴坡>山脊B.阳坡>山脊>阴坡C.阴坡>山脊>阳坡D.阴坡>阳坡>山脊
2.右图中I、II、III分别代表的植被可能为(注:禾本科多数为草本植物,少数为木质植物;莎草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A.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杂草类B.莎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杂草类
C.杂草类、莎草科植物、禾本科植物D.杂草类、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
3.关于影响巴卡台农牧场小尺度山体植被分布格局特征的因素,正确的是(     
A.海拔只是影响土壤热量的变化B.海拔和坡向共同调控水热再分配
C.坡向只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D.河流和气候共同调控水热再分配
2023-08-01更新 | 907次组卷 | 19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湖北专用)

8 . 冬虫夏草对气候有强烈的依赖性,气温、降水、日照、冻土和植被等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其生存微环境发生相应改变。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雨季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季节。下图分别示意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内各气象站点1981~2015年期间雨季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气候暖湿化B.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暖干化
C.气温降低,降水增多,气候冷湿化D.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气候冷干化
2.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对冬虫夏草生长的影响是(     
A.冬虫夏草适宜海拔下限直接抬升,适宜区范围缩小
B.冬虫夏草适宜海拔下限直接下降,适宜区范围扩大
C.冬虫夏草适宜海拔上限直接抬升,适宜区范围缩小
D.冬虫夏草适宜海拔上限直接下降,适宜区范围扩大
2022-06-16更新 | 101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反季节蔬菜是在热量条件限制蔬菜栽培的季节,从外地调入或利用先进技术种植的蔬菜。云南地理环境独特,冬季有“天然温室”、夏季有“天然凉棚”露天种植蔬菜,是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供应基地。下图是云南蔬菜产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形成“天然温室”和“天然凉棚”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位置低②市场需求大③地势起伏大④科技投入多⑤水热较充足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⑤
2.云南冬季、夏季种植的反季节蔬菜分别来源的产区,最可能的是(     
A.II区、I区B.I区、III区
C.III区、II区D.II区、III区
3.云南反季节蔬菜的外调路线中,最可能的是(     
A.冬季“云菜入桂”B.夏季“云菜入黑”
C.冬季“云菜入琼"D.夏季“云菜入粤”
2021-11-08更新 | 2051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2020-10-02更新 | 3574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