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1 .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图为天山某地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天山的垂直分异规律,不正确的是(     
A.基带是温带荒漠带B.北坡雪线低于南坡C.南坡降水量多于北坡D.夏季在高山草甸放牧
2.垂直自然带中的森林带最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B.针阔混交林C.山地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023-02-14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我国天山北坡(44°N)近3000年来山地自然带的演化示意图,IV为荒漠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V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     
A.森林茂密B.多喀斯特地貌C.河湖密布D.以荒漠为主
2.与现在相比,左图所示时期(     
A.草地面积较小B.林带下限较低C.雪线海拔较高D.垂直带谱复杂
2022-06-26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文综地理试题

3 . 祁连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由众多西北-东南走向山脉组成的高大山系,山区海拔4500m以上有终年积雪,5000m以上发育有冰川。云杉是祁连山脉森林的优势种,分布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20%.其生态功能在该区域举足轻重。下图为祁连山脉云杉分布坡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杉分布区坡向特点及其主要原因是(     
A.阳坡,光照较充足B.阴坡,土壤湿度大
C.迎风坡,降水量较大D.背风坡,寒潮影响小
2.云杉集中分布在祁连山脉的山坡上,推测其集中分布区海拔最有可能是(     
A.0~500mB.1000~1500m
C.2500~3000mD.4000~4500m
2021-01-19更新 | 53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考试地理试题

4 .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下表为对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带
海拔/m<100010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3500>3500
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

1.自然带V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草原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2.与Ⅰ相比,自然带Ⅱ蝶类种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光照时间长,且强度大B.气温高,生物种类多
C.年降水量多,且变率小D.人类干扰少,植物种类多
2020-06-17更新 | 795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新疆牧民在冬、夏牧场之间进行季节性地转场。图为新疆天山某坡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场主要受山前绿洲规模影响B.A牧场为夏牧场
C.①转场路线最合理D.图中森林为常绿阔叶林
2.对于该山地说法正确的是(     
A.此坡为该山的北坡B.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C.雪线高度南低北高D.随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增加
2023-02-03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二)地理试题
12-13高一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
6 . 读甲、乙、丙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乙、丙、甲B.甲、乙、丙
C.丙、甲、乙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北坡为迎风坡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南坡为向阳坡
2019-06-24更新 | 1110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 .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
A.相对高度小,坡度陡B.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
C.人类活动强度D.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
2.山顶植被类型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
①海拔较高,降水较多                 ②堡状山顶,保水条件好
③土层较薄,保水性差                 ④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降水量丰富B.土壤水分充足
C.太阳光照强烈D.海拔低,气温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马雪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该地区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具有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干热河谷出现在海拔2300m以下,土壤水分总体含量小,仅在春末夏初时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大,分布有疏林灌丛草坡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海拔3000~3200m,分布有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3200~4000m,分布有亚高山暗针叶林带。

材料二:下图为“云南省境内白马雪山年降水量与海拔关系示意图”。

(1)描述白马雪山东坡与西坡年降水量的差异。
(2)推测疏林灌丛草坡带出现的坡向,并解释原因。
(3)分析在2300m以下地区春末夏初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原因。

9 . 我国云南的哀牢山是世界同纬度生物多样化、同类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区,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为3166米。哀牢山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6个山地农业气候层。下图意哀牢山位置及山地农业气候层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哀牢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的特点是(     
A.终年常绿B.附生植物多C.夏绿冬枯D.树叶为针状
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哀牢山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主要得益于(     
A.没有外来物种入侵B.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C.气候垂直差异显著D.地势复杂,平原广布
3.哀牢山II层分布上限东北坡较西南坡偏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拔B.土壤C.坡度D.热量
2023-02-18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山麓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A.热带季雨林B.亚热带硬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山地暖性针叶林
2.与谷地相比,图中山顶植被的生长环境包括(     
①光照充足②热量丰富③土壤水分少④风力较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该地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主要是(     
A.海拔低,蒸发旺盛,空气水汽含量多
B.地势低平,有利于水土汇集,水热条件好
C.坡度平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人类活动强度小,破坏较轻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