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日本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所示植被类型分别为(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2.与同纬度大陆相比,甲地形成针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B.地处夏季风迎风坡
C.受人类活动影响大D.受千岛寒流影响
3.日本最高峰未形成积雪冰川带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距海近
C.海拔低D.坡度缓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人臭开垦种植茶园、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对短尾猴的栖息地与黄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图6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1、2、3.4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海拔范围)。

(1)判断图中1所代表的季节,并描述该季节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的特点。
(2)分析季节4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范围最广的原因。
(3)分析黄山短尾猴未在马尾松林范围内活动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黄山短尾猴带来的不利影响。
3 .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体位于(     
A.天山山脉B.横断山区
C.太行山脉D.南岭山脉
2.该山体垂直带谱分布特征与成因匹配正确的是(     
A.东坡带谱比西坡复杂——东坡降水丰富
B.西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偏高——西坡热量较高
C.东坡干旱河谷灌丛带的形成——盛行西北风
D.西坡雪线比东坡高——东坡地势陡峻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北地区,位于青海省北部山区,以高原山地为主,最低海拔2180米,海拔超过3000米的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5%以上,高寒灌丛是青海省海北地区主要的灌丛植被类型,其次是草甸及棵地,分布较广。高寒灌丛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北支山地的北坡、河流山口外地带和土壤水分较多的滩地,这些地方是高寒灌丛草甸最适宜生长的地方。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寒灌丛草甸退化形成了次生裸地,而且面积不断扩大。下图示意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灌丛、草甸和裸地的分布比例。



(1)推测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灌丛草甸分布的主要位置。
(2)说明青海省海北地区适宜高寒灌丛草甸生长的气候原因。
(3)有人建议在海北地区的次生裸地上种植果树,发展经济改善环境,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 .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可能是(  )
A.8℃B.0℃
C.10℃D.12℃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6 . 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下表示意该山东坡某海拔范围由低到高(Ⅰ~Ⅳ)四种植被垂直带某年10月时的生物量及其分配构成。

 生物量植被带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总计生物量/(t·hm-2)
98.251.610.13233.49
97.872.080.05524.55
97.412.450.14415.81
95.064.9420.86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海拔范围内物种优势最显著的是(  )
A.乔木B.灌木C.草本D.苔原
2.植被带Ⅲ是(  )
A.高山草甸带B.高山灌丛带
C.山地针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3.推断导致植被带Ⅱ、Ⅲ生物量高于Ⅰ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量C.土壤D.光照
2019-03-23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青海湟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图表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的自然带是(       
A.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   积雪冰川带   高山草原带
C.高山草原带   高寒荒漠带     积雪冰川带
D.高山草原带   积雪冰川带   高寒荒漠带
2.形成该山地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
C.山脉走向D.山体坡向
3.引起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B.土壤类型
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4.该山地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B.40°S附近
C.40°N附近D.极圈附近
8 . 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乔戈里峰、博格达峰和友谊峰雪线高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降水量
C.海拔D.纬度
2.影响甲处等值线数值特征及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和地形B.海陆因素和洋流
C.坡度和坡向D.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
9 .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全世界最年轻的自然地理单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自然景观差异大。流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河流两岸海拔较低,是青藏地区重要的青稞种植区。下图所示青藏高原示意图。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拉萨和上海某年夏季辐射观测数据

地点

海拔(米)

太阳直接辐射(瓦/米2

拉萨

4507

1116.5

上海

3

872.3

(1)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图中A处自然带的名称,并说出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何种地域分异规律。
(2)阅读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比较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与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青藏高寒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其自然景观和其他两个自然区差异很大。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稞种植的最主要地区之一,分析该地青稞种植的自然优势。
(4)拉萨与上海纬度位置相当,但拉萨的年太阳辐射量远高于上海。从气候和地形两个角度分析拉萨年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
10 .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①至②至③至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A:①至②至③至④        B:③至⑤至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