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14 道试题

1 . 研究发现,某类植被垂直带的带幅都应该在1000m以内。我国秦岭中部太白山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垂直高差达2300m左右,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超级垂直带”。下图示意秦岭中部(太白山北坡)山地落叶阔叶林“超级垂直带”的3层5亚带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糙皮桦亚带相邻的上部自然带属于(     
A.高山灌丛带B.高山草甸带C.山地荒漠草原带D.山地针叶林带
2.利于秦岭“超级垂直带”发育的有利条件是(     
A.稳定的气候B.较少的人类干预C.丰富的物种D.多样化的土壤
3.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典型垂直带的变化趋势是(     
A.上限上升--下限上升B.上限下降--下限上升
C.上限上升--下限下降D.上限下降--下限下降

2 . 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海拔2900-3300m,是该区域最高的森林带。随着海披的升高,云林群落内的幼苗高度结构、分布格局发生转变。在海拔3000m以下,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海拔3100m以上,幼苗出现集群分布。下图示意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幼苗的高度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各海拔幼苗分布的特点是(     
A.海拔3300m各高度幼苗差异较小B.海拔越高,幼苗的植株数量越少
C.高于105cm的幼苗分布较为均匀D.海拔越高,低于25cm的幼苗越多
2.林带低海拔处幼苗表现为随机分布,说明与高海拔处相比,低海拔处(     
A.降水总量更多B.热量条件更优C.种内竞争更弱D.灾害威胁更小
3.推测海拔3100m以上幼苗呈现集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云杉种间竞争较强B.覆盖度较低光照强
C.适宜生存区斑块化D.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2022-06-17更新 | 95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质量检测(三)地理试题

3 . 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独有的生态系统,通常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积而成,植被稀疏,但零星生长的植被特有性强,演化出新物种的概率高。下图示意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及雪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流石滩最可能出现在(     
A.积雪冰川带B.高山草甸带C.疏草寒漠带D.灌丛草甸带
2.图示流石滩最可能位于(     
A.北半球的迎风坡B.北半球的阴坡
C.南半球的背风坡D.南半球的阳坡
3.流石滩生长的植被演化出新物种概率高的原因是(     
A.植被生长季较短B.物种之间交流困难C.降水量较大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4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2020-10-02更新 | 357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江苏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5 . 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2.(地域分异规律)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6 . 短命植物是一种生长于干旱荒漠地区,在夏季到来之前就完成生长、开花、结果等生命周期的先锋植物。伊犁河谷山地短命植物种类丰富,短命植物4月萌芽,6月消亡。下图示意伊犁河谷短命植物垂直分布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断伊犁河谷山地短命植物生长期内的主要水源是(     
A.大气降水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地下水
2.伊犁河谷山地短命植物(     
A.对春季沙丘移动有抑制作用B.根系非常发达以适应干旱的环境
C.其种类数量与海拔呈负相关D.海拔1500~2500米处开花最早

7 .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呼伦贝尔高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西麓,平均海拔在600~800米之间,树木大多长在地势隆起的地方,河谷和平地上反而难觅树木踪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林线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呼伦贝尔高原没有林线分布的原因是(     
A.纬度高B.降水少C.海拔低D.坡度级
2.影响呼伦贝尔高原森林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A.地下水B.土层厚度C.降水量D.气温
2023-05-27更新 | 78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东部县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8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段的较高部位,拥有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态系统。该自然保护区最低处海拔为200m,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有112座,海拔20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主峰黄岗山海拔为2158m。下图示意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态系统,主要得益于(     
A.处于阴坡,蒸发弱B.纬度低,相对高度小
C.水热条件差异较小D.山势陡峭,群峰林立
2.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小的海拔处植被的显著特点是(     
A.滴水叶尖B.森林常绿C.夏绿冬枯D.植株矮小
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同一海拔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关键在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     
A.人类活动强度大B.微生物活动弱
C.植物凋落物减少D.土壤质地疏松

9 . 某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呈喇叭形向西敞开,土壤有机碳总体较丰富。下图示意该河谷随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谷可能位于(     
A.西藏B.新疆C.云南D.福建
2.该地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主要是因为此范围内(     
A.枯枝落叶最多B.泥沙沉积物多C.微生物分解慢D.降水淋溶最弱

10 . 长江上游某小流域海拔3300-4000米,森林茂密,土质疏松。甲、乙两坡的坡度、植被、土壤构成相似,但坡向不同。下图示意该地6-10月甲、乙两坡土壤容积含水量(即土壤水容积与土壤总容积之比)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坡相比,乙坡(     
A.太阳辐射强;降水少B.太阳辐射强;降水多
C.太阳辐射弱;降水少D.太阳辐射弱;降水多
2.推断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高寒荒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