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肯尼亚山是一座死火山,海拔5199米,高耸在东非大裂谷东侧。近年来,中国与肯尼亚的科学家联合对肯尼亚山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图甲示意肯尼亚山的位置,图乙示意肯尼亚山自然带平面分布图及西北-东南走向的垂直剖面图,图丙示意肯尼亚山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数值越大,物种越丰富)的垂直分布图。

(1)分析肯尼亚山植物群落物种十分丰富的原因。
(2)根据图丙,描述肯尼亚山的西北坡和东南坡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布状况。
(3)分析肯尼亚山的西北坡和东南坡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空间分布状况的原因。

2 . 肯尼亚山是东非大裂谷最大的死火山、位于肯尼亚中部,横亘在赤道上,海拔5199米,1月盛行东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近年来,我国与肯尼亚科学家联合对该山脉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中国方案”。下图示意肯尼亚山的位置、山体植被分布俯视图和垂直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肯尼亚山低海拔区东西坡植被类型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肯尼亚山深居内陆,气候干旱B.山脉东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
C.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较多D.沿岸受到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2.影响该地高海拔森林“北宽南窄”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植物习性   ②人类活动   ③水热条件   ④坡度陡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随高度增加,植被带在山体不同坡向分布差异减小的根本原因是(     
A.光照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B.山体表面积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C.不同植被的生长习性存在差异D.水热条件随高度增加发生变化
2022-05-18更新 | 5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干物质的总量,反映了自然环境条件下植被群落的生产能力。如图为秦岭山地NPP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随海拔分坡向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相关系数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为正相关,相关系数<0为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

1.据图判断(     
A.全球气候变暖对秦岭植被的生长有利B.降水是秦岭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C.气温对秦岭植被生长的影响大于降水D.气候变暖对秦岭南坡植被的影响大于北坡
2.随着城镇化发展,秦岭北坡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建设用地大面积增加,推测从山麓到山顶NPP值(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2024-04-24更新 | 472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给曲流域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地处中部喜马拉雅山脊带,流域总面积为513.79km2,高海拔处受谷风影响显著,成为水汽的凝聚中心。该流域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平均海拔5752m,属典型高寒气候区,流域内现代冰川广泛发育。下图示意2016年给曲流域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海拔6000~6500m相比,海拔5300~6000m(     
A.风力作用强,冰川面积变化显著B.水汽凝聚,冰川面积变化不显著
C.冰川面积基数小,冰川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D.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2.海拔6800m以上附近冰川面积突然小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周围谷风汇聚B.逆温现象显著C.周围山风汇聚D.地势变化频繁
2022-11-10更新 | 53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高考三模考试文综地理

5 . 冰川零平衡线是指冰川积累区与消融区的分界线,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是冰川年积累与消融量相等的位置海拔高度。冰川平衡是降水和气温等水热气候因素对冰川综合作用的结果,冰川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下图分别表示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在1959-2010年间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与年降水量变化图和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与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9~201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急剧上升的时间段是(     
A.1959~1970年B.1972~1984年C.1988~1995年D.1996~2008年
2.1959~201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
3.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0~2010年零平衡线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带来的影响是(     
A.海平面上升B.降水增多C.林线上升D.雪线上升
2024-03-14更新 | 44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天山山脉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因拦截大量的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年均降水量可高达680mm,成为干旱区湿岛。天山山脉纵向来看为三列平行山脉,即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横向为阶梯状山地。下图为中天山某段沿43.67°N方向的地形剖面图及随地形变化的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为中天山的(     
A.阳坡B.迎风坡C.东坡D.西坡
2.②地年均降水量多于③地,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盛行风C.局地环流D.冰雪覆盖度
3.关于①地和⑦地的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年较差大B.①地和⑦地年较差均大C.⑦地日较差小D.⑦地比①地年较差大
2022-11-23更新 | 97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统一调研测试(二)地理试题

7 . 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反映的是随着海拔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而呈现的垂直变化现象,但由于受到某些原因影响,也有可能打乱垂直分布规律,从而出现异常。读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基带类型异常,最有可能是(     
A.气温异常B.降水异常C.物种入侵D.人类活动
2.M处原有的自然植被已完全消失,其植被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苔原
3.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     
A.吉林B.山西C.河北D.福建
2022-04-13更新 | 5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宣城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8 . 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部,火山地貌十分典型,拥有欧亚大陆东部保存最为完好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东北的生态屏障,独特的地质构造历史和地理位置,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山地垂直分布带谱。下图示意长白山地理位置及垂直带谱分布,a自然带是森林分布的上限,矮曲成丛生状态。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的生态屏障,主要体现在(     
A.调节气候,减少土壤侵蚀B.遏制沙漠区沙尘蔓延
C.生物量大,可开发能力强D.冬季阻挡冷空气南下
2.a自然带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淋溶作用强B.风力较小C.蒸发量较大D.土壤贫瘠
3.长白山针叶混交林带分布海拔范围较大,主要得益于其分布区(     
A.受人类干扰小B.地势相对平缓C.火山活动频繁D.有机质分解少
2023-05-12更新 | 48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高考模拟信息卷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江并流地区由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约170万公顷。该地区包括了九个自然保护区和十个风景名胜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谧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然而好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宝库。下图为三江并流区域图。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
(2)请运用相关地理学原理解释“三江并流”地区虽然地处湿润的亚热带,但“好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的原因。
(3)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4)请为“三江并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6-10更新 | 50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上部(2000—2500m),是我国大陆东部唯一典型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长白山苔原带西坡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最为明显的是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苔原地区植物生长通常受限于温度与土壤养分,土壤因素对植被发展影响很大。同时,植物种类组成也会影响腐殖质分解等土壤过程。


      
(1)分析长白山适合苔原植被生长的环境特征。
(2)描述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变化趋势特点。
(3)分析长白山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的原因。
2023-06-24更新 | 43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