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冰川物质平衡反映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平衡值为正代表冰川积累,为负则是冰川消融。下图示意亚欧大陆内部甲山脉与欧洲南部乙山脉的冰川发育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冰川代号朝向物质平衡/(mm·a-1)
甲山脉1N-423
2NE-116
3W261
乙山脉1N-455
2NE-381
3NW556
4SW27

1.影响甲、乙两条山脉区域水汽输入的主要气流与主要源地对应正确的是(     
A.东南季风—太平洋B.中纬西风—大西洋C.极地东风—北冰洋D.西北季风—北冰洋
2.乙山脉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风力C.降水D.坡度
3.1990年以后,与甲山脉相比,乙山脉山地冰川变化更剧烈,说明(     
A.温带海洋冰川稳定性较差B.温带内陆地区降雪量更多
C.温带内陆冰川消融总量大D.温带海洋冰川分布海拔高
2022-12-13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2 . 下表示意我国暖温带地区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名称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针阔混交林分布海拔针叶林分布海拔
秦岭太白山南坡(33.92°N)750~1300m1300~2650m2650~3400m
甘肃莲花山(34.95°N)2100~2400m2400~2700m2700~3000m
祁连山东段(37.83°N)2000~2600m2600~3000m3000~3200m
山西五台山(38.85°N)1500~1800m1800~2000m2000~2700m
1.决定表中山地山麓自然带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年降水量B.相对高度
C.山体海拔高度D.纬度位置
2.祁连山东段落叶阔叶林分布海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B.降水较少
C.气温较低D.光照不足
3.四山地中,可能有常绿阔叶林分布的是(     
A.秦岭太白山南坡B.甘肃莲花山
C.祁连山东段D.山西五台山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云雾林是指在潮湿的热带地区经常被云雾抢盖的森林。这种森林虽然植株矮小,树干弯曲,但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物种多。热带云雾林的树皮薄,植被覆盖率高且结构复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覆盖树冠、树干和地面。中国的热带云雾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部分山峰,海拔在1300-1700米的位置。这里的热带云雾林很少发生林火,但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林火的发生概率会增加,并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的破坏性。目前我国对热带云雾林的研究较少,掌握的信息也比较少。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在海南的分布,结合图文和材料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地区由南到北,云雾林分布的最低海拔高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地云雾林树干弯曲的主要原因。
(2)简述在台风、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林火的发生概率增加的原因。并分析林火会对云雾林生态系统产生极强破坏性的原因。
(3)简述目前我国对热带云雾林掌握的相关信息比较少的原因。
2024-03-05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4 .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其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各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下图分别为天山山区各季积雪面积比例图和两条曲线分别示意天山春秋两个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天山山区积雪的时间分布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①天山山区积雪从秋季开始累积,冬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大
②天山山区积雪从春季开始逐渐消融,夏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小
③天山山区积雪,北坡大于南坡
④天山山区积雪分布总体呈自西向东,由南向北减少的特点
⑤天山山区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是全年积雪的主要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③⑤
2.根据图分析春秋积雪覆盖率的变化,正确的是(     
A.春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多
B.秋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
C.海拔1000米以下,春季积雪覆盖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大
D.海拔1100~5200米之间,秋季积雪覆盖率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加
3.关于该图两条曲线变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甲曲线,海拔3800米以下,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
B.甲曲线,海拔3800米以上,因气温降低,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
C.乙曲线,海拔1100米以下,因无降水,积雪覆盖变化率为0
D.乙曲线,海拔5300米以上,因气温升高,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
2020-10-13更新 | 82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塔哥尼亚位于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北起南纬38度,南至与南极大陆相望的合恩角。智利与阿根廷两国一西一东将这片方圆1043平方公里的楔形陆地一分为二下图为巴塔哥尼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置的垂直地带性”。



(1)说出材料一中巴塔哥尼亚地区东西两侧主要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材料二中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
(3)分析材料二中东、西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
2022-02-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最高海拔相当,林线及林线过渡区的植被均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白马雪山位于横断山脉中段,具有山地严寒、河谷干热的特点,山麓基带为河谷灌丛带,海拔4900m以上为永久冰雪带,由林线向冰雪带依次分布着高山灌丛草甸带(4100-4600m)和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4600-4900m),其中冰雪在灌丛草甸带的覆盖期在半年以上。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山麓基带为温带荒漠带。下图示意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随海拔的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白马雪山山麓基带没有发育成森林带的主要限制因素为(     
A.地势起伏B.水热因素C.人类活动强度D.冰雪融水补给量
2.白马雪山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比高山灌丛草甸带(     
A.积雪期更短B.风速更小C.植被覆盖率更低D.植物生长期更长
3.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最高海拔相当,但林线高度相差较大,推测影响两山地林线高度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7月均温 7月均温B.干燥度 干燥度
C.7月均温 干燥度D.干燥度 7月均温
2024-01-26更新 | 3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04届高考文综预测地理试题(02)
7 .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迎风坡C.阳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背风坡
2.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地区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
3.图中等温线可能出现在
A.1 月B.3 月C.9 月D.7 月
2019-04-05更新 | 73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完成下列各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有关的指标是(  )
①大气温度          ②积雪厚度            ③降水量            ④植被覆盖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太阳辐射减弱D.降雪期推后
2019-03-17更新 | 62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四地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图。



(1)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A、B、C、D四座山脉,那么①应属____山脉;②应属____山脉;③应属____山脉;④应属____山脉。(填字母)
(2)①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C.针阔叶混交林D.落叶阔叶林
(3)①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____,①~④山地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____
(4)②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
(5)②→④→①基带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④→①→③基带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
2021-10-16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10 . 黑河源于祁连山脉北麓,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源头海拔为4828m。黑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地区,海拔为1700-5564m,年降水量为300-600mm,出山口径流量为35亿m3,其植被类型主要包括冻土寒漠带、森林带、高寒草甸带、山地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冰川带等。下表示意黑河上游地区根据海拔依次测得的各植被类型年降水量与蒸散量估算数据(降水量=蒸散量+径流量)。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表中丙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为
A.冻土寒漠带B.高寒草甸带
C.森林带D.山地草原带
2.表中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比例最高的植被类型是
A.甲B.乙C.丙D.丁
3.根据表格可推测黑河上游地区
A.缺水状况比较严重B.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C.水汽输入量小于输出量D.径流量先减小后变大
2019-05-24更新 | 63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5月联考试题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