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气温直减率是指高度每升高100m的气温降低值,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秦岭山脉平均海拔200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我国大陆典型的气温直减率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示意太白山南、北两坡各月气温直减率及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反映出(     
A.南坡空气对流运动春季最明显B.南坡的气温变化幅度大于北坡
C.北坡气温直减率最低值出现在午夜D.北坡受冷空气影响气温直减率较大
2.推测太行山东、西两坡气温直减率的变化状况是(     
A.东坡夏季小于冬季B.西坡冬季小于夏季
C.夏季东坡大于西坡D.冬季东坡小于西坡
2024-06-0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二阶考试地理试题

2 . 秦岭山地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某科研团队为研究秦岭北亚热带北界(0℃等温线)动态变化,借助空间分析手段,分析1960~2019年日均温实测数据,得到秦岭山地北亚热带变化(下图)。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后气候变暖。完成下面小题。



1.这期间,秦岭北亚热带(     
A.主要呈减少趋势B.主要向山地的低海拔发展
C.北界已完全越过秦岭D.北界在秦岭南坡被抬升
2.秦岭北坡出现北亚热带“飞地”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人类活动C.地形D.植被
2024-02-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下图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处典型自然植被分别为(     
A.落叶阔叶林——疏林草原——灌木草原B.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疏林草原
C.针阔混交林——疏林草原——灌木草原D.针阔混交林——灌木草原——疏林草原
2.在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的原因主要是(     
A.区域小气候变干燥B.林木密集,截留雨水
C.坡面涵养水源能力弱D.植被吸收消耗大量水分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原则,该区域山坡的植被最宜是(     
A.乔木林地B.灌木林地
C.耐旱草本植物D.耐寒草本植物

4 .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良好的气候条件、地质背景以及地貌形态使梵净山形成类型多样的山地景观。1981年,贵州科学院考察队在梵净山烂茶顶一带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冷杉,近年来,梵净山冷杉林幼苗很少,发芽率很低,部分珍稀冷杉逐渐枯死,冷杉林出现衰败趋势。下图是梵净山垂直带谱示意图(理想状态)。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甲处的自然带名称(     
A.低山针叶林带B.高山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落叶阔叶林带
2.梵净山山麓地带与山顶的植被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梵净山山体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差异明显B.梵净山垂直高差大,山麓和山顶水热差异大
C.梵净山空气湿度大,但山麓的水分条件优于山顶D.梵净山山顶风力大,难以长成高大的林木
3.推测近年来梵净山冷杉林出现衰败趋势的原因有(     
①气候干旱,山火频发
②缺乏良好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③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冷杉林遭受破坏
④全球气候变暖,冷杉生存环境逐步恶化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4-01-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5 . 横断山脉北段一、二级阶梯过渡带(简称过渡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被誉为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图1示意过渡带位置,图2示意过渡带乔灌木丰富度(数值越大,表明生物物种的数量越多)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过渡带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小B.地形较为封闭,几乎不受外界的干扰
C.距海较近,降水较充沛D.垂直地带性明显,生物生存环境多样
2.从水平空间分布上看,过渡带乔灌木丰富度的分布特征最可能为(     
A.南部高,北部低B.最高值出现在中部地区
C.西部高,东部低D.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3.海拔3000~3300m乔灌木丰富度较海拔985~1200m高,主要是因为海拔3000~3300m(     
A.热量较为充足B.水分条件较好C.植被生长期长D.地形坡度较缓
2024-05-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6 . 受全球变暖的驱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山山岳冰川消融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山冰川总面积明显减少。冰雪融水在河川径流中占有重要比例,冰川退缩已对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流域水文特性、水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03~2015年天山山区水储量距平的季节变化

水储量距平:指与该山区水储量多年平均水平的差距

1.天山山区水储量最大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变化趋势(     
A.波动式增加B.波动式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天山南坡雪线较北坡低②冰川退缩使雪线上升幅度加大
③冰川退缩使雪线上升幅度变小④影响冰川退缩率的主导因素是海拔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1-22更新 | 63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一模地理试题

7 . 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开发潜力较大。新疆野生动植物共4000多种。图2为我国新疆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P地区植物物种丰富的原因是该地(     
A.跨经度广,水分差异大B.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
C.地势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D.面积大,气候类型复杂
2.与N地相比,M地植物物种较稀少,主要是因为M地(     
A.植物物种天敌较多
B.人类活动干扰大
C.纬度低,热量不足
D.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岗山(武夷山主峰)海拔2158m,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该山海拔1600~1800m左右,有山地矮曲林分布,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海拔1900m以上,为山地草甸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表现为暖湿化),近二十年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据图推测M植被类型,并说明其垂直空间范围最大的原因。
(2)简析黄岗山海拔1600~1800m处的山地矮曲林的形成原因。
(3)分析近年来山地草甸带地区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格达山位于天山山脉东段,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被称为荒漠中心的“湿岛”,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3800米以上发育现代冰川,主峰为博格达峰。图1示意博格达山地理位置(阴影部分),图2示意博格达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随海拔分布情况。




(1)阐释博格达山被称为荒漠中心的“湿岛”的缘由。
(2)比较博格达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的分布特点。
(3)推测受气候变暖影响,博格达山灌丛草甸分布上限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原因。
2023-12-2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2023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10 . 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如火山喷发)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经研究发现,该地火山锥阳坡的林线与雪线比阴坡高,其影响因素是(     
A.风力B.热量C.水分D.土壤
2.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2023-10-08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综合复习卷 重点专题卷 专题八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