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月,某热带生物爱好者前往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区域内中低山、河派相间分布。连续几天的雷雨后,天刚放晴,走在枝繁叶茂的雨林中,倒伏的腐木上常可以发现大型真菌,它们的“春天”到来了·…等太阳落入远方层叠的山峦下时,纳板河河谷升腾起一股雾气,弥漫在山林间。

(1)推测该热带生物爱好者去纳板河的可能月份,并说明大型真菌“春天”到来的原因。
(2)说明纳板河河谷雾气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3)纳板河流域分布着约400多种大型真菌,被誉为“木型真菌王国”。分析纳板河流域大型真菌丰富的原因。
(4)纳板河流域是唯一一个没有把当地居民搬迁出来,按“人与生物圈”理念设计的自然保护区。试分析该保护区的生态意义。
2017-12-24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衡水金卷)文综地理试题模拟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地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与地面,通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15°C—18°C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垫状点地梅分布的优势是
A.高山针阔叶混交林B.高寒荒漠C.高山草甸D.高山灌木林
2.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地4500—4750米处
A.草地发育较好B.降水较多C.透光性较高D.气温较低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线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研究表明,影响山体效应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山体基面高度和降水。图a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图b、c示意某山脉不同纬度带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山体效应产生的原因。
(2)简述10 ℃等温线在该山体的分布高度差异。
2018-09-0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5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测案
4 .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过程示意图(阶段一至三为由早到晚)。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甲、乙之间地形的变化对东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实地考察发现阶段三时期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丙地所在国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其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7-08-2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博爱县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收心考试地理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多肉植物风靡全国,“纳马夸兰”是多肉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它西濒大西洋,1000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广布于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且大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某多肉爱好者来到该地区,发现其东西向植物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下图为“纳马夸兰”地理位置和某多肉植物示意图。



(1)推测图示沿海地区多雾的季节,并阐释其形成过程。
(2)说明地形对纳马夸兰东西向多肉植物生长环境差异的影响。
(3)推测赤道逆流增强的年份,图示海域鱼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6 .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自然带主要分布于______(纬线名称)两侧,C自然带被______(纬线名称)穿过。
(2)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从A→B→C→D体现了自然带从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布的规律是以______为基础的。
(4)图中E处自然带的类型与A处自然带类型相同的原因是______
(5)图中非洲一条河流在其入海口处形成的甲地貌类型为______,简述其形成过程______
7 .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 475 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2.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

8 .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如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D.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
2017-08-15更新 | 6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单元过关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9 . 垫状点地梅(左图)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15℃~18℃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减弱光合作用,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右图为“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
A.高山针阔叶混交林B.高山灌木林
C.高山草甸D.常绿阔叶林
2.在海拔4900m盖度最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温适宜,降水较多B.地势平坦,坡度较小
C.晴天较多,热量充足D.土壤肥沃,沙尘较少
10 . 读相关图文资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沿非洲20゜经线地形剖面图及对流层大气环流示意图

材料二:加那利群岛(西班牙海外领土)位置图。

材料三:加那利群岛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的火山群岛。各岛崎岖多山,海岸陡峭。群岛西部岛屿地势较高,特内里费岛上的泰德峰海拔3718米,为最高峰。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曾遭到冰川活动袭击,加那利群岛为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区系提供了避难场所。
(1)读材料一:图示控制A地的大气环流是 ,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2)读材料一:图示B地盛行风风向为 ;该季节C地的气候特征为
(3)读材料二、三:推测火山岛形成过程。
(4)加那利群岛植物复杂多样的程度在世界上较为罕见,试分析原因。
2018-01-09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