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6 道试题

1 . 读下面所示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乙甲丙丁B.丁丙乙甲C.乙丙甲丁D.丁甲丙乙
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     
A.由热量差异造成的B.由水分差异造成的
C.由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D.由海陆分布差异造成的
2021-09-17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高级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B.I-II-IVC.II-IV-VD.IV-V-VI
2.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3更新 | 618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高考地理试题

3 .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主要受南亚季风控制,是我国热带地区保存有较典型和最大面积热带森林的区域。在自然状态下,该地区一些地方的植被出现了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分布呈逆向更替的情况,这就是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西双版纳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未发育山地落叶阔叶林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低B.相对高度小C.纬度低D.坡度陡
2.热带山地雨林的凋落物产量在4月达到峰值,且以凋落叶片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B.降水量少C.台风侵袭D.寒潮南下
3.该地区一些地方的植被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B.大工造林C.山体滑坡D.山地逆温
2021-10-09更新 | 480次组卷 | 2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

4 . 福建武夷山丹霞地貌发育,该地貌景观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植物种类和数量呈现出山麓和山顶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读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丹霞地貌演化的时间顺序是(     
A.a-b-c-d-e-fB.b-c-d-a-e-f
C.c-b-d-a-e-fD.c-b- -d-a-f-e
2.下列关于武夷山植被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叙述中正确的是(     
A.山顶平缓光照强,土壤保水性差B.山腰石壁陡峭,热量条件欠稳定
C.山麓土壤肥沃,水分充足D.相对高度造成植被差异
2021-05-12更新 | 71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三5月毕业班质量检测(三检)地理试题

5 . 福建武夷山丹霞地貌发育,该地貌景观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植物种类和数量呈现出山麓和山顶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读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丹霞地貌演化的时间顺序是(     
A.a-b-c-d-e-fB.b-c-d-a-e-fC.c-b-d-a-e-fD.c-b-d-a-f-e
2.下列关于武夷山植被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叙述中正确的是(     
A.山顶平缓光照强,土壤保水性差B.山腰石壁陡峭,热量条件欠稳定
C.山麓土壤肥力高,水分相对充足D.山麓与山顶的温差造成植被差异
6 . 图1为雪线景观示意图,图2为南美洲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  (填自然地带),该自然地带常年受  (填气压带)影响。
(2)南美洲东部自然地带按A—B—C—D—E的顺序更替,体现了自然地带  的地域分异规律,  条件是产生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
(3)图中甲处的荒漠带呈南北狭长分布,其影响因素有    。 
(4)E处形成温带荒漠的原因
(5)雪线即高山上常年积雪的下线,安第斯山脉的雪线高度有很大差异,麦哲伦海峡附近为792米,南纬27°附近为6096米,赤道附近为4572米。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在南纬27°附近最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0-12-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一灌木一草甸。地处横断山区金沙江畔的东西两岸部分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即谷底生长低矮灌木,山坡生长高大乔木,有的地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金沙江(28°N)东西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倒置的垂直地带性”这一现象,出现最明显的地区在(     
A.3100米以上的东、西坡B.3100米以下的东、西坡
C.4100米以上的东、西坡D.4100米以下的东、西坡
2.该地金沙江畔河谷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河谷地区空气下沉增温,使河谷干旱B.全年受干热的东南风影响
C.谷底温度高,蒸发强,水汽充足降水较多D.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3.河谷西坡雪线分布比东坡高,与东坡相比,西坡(     
A.位于阳坡,光热充足B.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C.为背风坡,降水较少D.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2021-12-28更新 | 117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大兴安岭地区由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成为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在森林火灾和滥砍盗伐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趋于年轻化和碎片化。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



(1)推断图中三类草原水分条件由好到差的顺序,并说明推断理由。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趋于年轻化和碎片化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9 . 下图是“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乙甲丙丁B.丁丙乙甲C.乙丙甲丁D.丁甲丙丁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若甲山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甲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乙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只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D.若丙图中虚线为雪线,则南坡可能为迎风坡

10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景观与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甲、丙
2.上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经度(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
C.纬度(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B.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D.地方性分异现象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