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2.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2 . 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全国“秋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秋裤预警”等级的南北差异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
2.导致成都和拉萨“秋裤预警”等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太阳辐射C.海拔D.海陆位置
2022-12-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年1月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中,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B.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
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4 . 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地区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三种叶片代表的植被类型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2.下列地区中香樟树分布较广泛的是(     
A.华北平原B.青藏高原C.东南丘陵D.东北平原
2023-06-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秋季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

5 . 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极为完整,下图为该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雪线南坡低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B.气温C.坡度D.人类活动
2.推测该山地位于(     
A.喜玛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
3.暗针叶林是由耐阴常绿针叶树种组成的森林,林下光照弱,阴暗潮湿,林下植物以苔藓为主。分布于寒温带寒冷湿润地区及温带、亚热带高山地区。该山地北坡暗针叶林带分布上限,北坡高于南坡,推测最主要原因是(     
A.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量小,水分条件较好
B.北坡为背风坡,受焚风影响,气温高于南坡,适合森林生长
C.北坡相对高度小,生长空间受限,林带分布上限升高
D.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土壤发育好,有利于暗针叶林的生长

6 . 我国西藏墨脱县东、西、北三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从海拔154米的巴昔卡到7787 米的南迦巴瓦峰,垂直高差达700多米,暖湿的水汽使热带气候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分布,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皑皑冰雪,自然带有规律地依次更替。完成下面小题。

1.巴昔卡到南迦巴瓦峰植被景观依次更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水热B.光照
C.土壤D.人类活动
2.从山麓的热带雨林到山顶的皑皑冰雪,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8 . 下图示意-2003800m的海拔范围内,高山、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山植被带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可以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     
A.巴西B.印度C.中国D.新加坡
2.森林植被带中的乔木最可能是(     
A.雨林B.常绿林C.阔叶林D.针叶林
2023-08-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1)图中A自然带名称是____,该自然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从图上估算,该自然带所在地区的海拔应不低于____米。
(2)B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它主要分布在地球上的____,该自然带生长的果树主要是____(任举一例)。
(3)图中C自然带名称是____,它在南半球没有分布,主要原因是____
(4)从图中可推断出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其中赤道地区雪线比副热带地区雪线____(填“高”或“低”),主要是因为赤道地区____较为丰富,积雪更新快;副热带地区降水少,____量少、更新慢,雪线海拔较高。
2023-03-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①、②、③、④水循环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
A.B.C.D.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图中山地最可能是
A.背斜山B.断块山C.向斜山D.火山
3.甲地至乙地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D.整体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