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6 道试题

1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物种丰富度最小的地点海拔约为(     
A.500米B.220米C.510米D.800米
2.甲县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热量较少B.光照不足C.降水较少D.人为干扰
3.乙所在地区是(     
①断陷盆地②稻麦两熟区③典型干热河谷④甜菜集中产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05更新 | 110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阿尔泰山区的喀纳斯河自喀纳斯湖流出后向东南方向流动,形成两坡不对称的宽谷,其中泰加林仅分布在右岸山坡,且谷底分布稀疏。左岸多冰川搬运的大小混杂的颗粒物,称为冰川漂砾。冰川漂砾处没有现代冰川。下图示意喀纳斯河研究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泰加林仅分布在喀纳斯河右岸山坡,主要是因为右岸山坡(     
A.坡度较大B.水分充足C.热量适宜D.基岩广布
2.谷底泰加林分布稀疏,主要受制于(     
A.积温B.河流C.坡度D.冻土
3.与冰川漂砾形成时期相比,目前泰加林(     
A.分布上移,范围扩大B.分布上移,范围缩小C.分布下移,范围扩大D.分布下移,范围缩小

3 . 年轮指数是树木年轮实际宽度值与期望值之比,其大小变化可以记录树木径向生长。某地位于川西青藏高原东缘亚高山地带,岷江冷杉是主要建群树种之一,红杉常在冷杉林上部边缘形成不连续的落叶针叶林带,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温度显著升高,但降水的变化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岷江冷杉和红杉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同,图示意岷江冷杉、红杉的年轮指数与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2011--2019年红杉出现连续的生长衰退,而冷杉生长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岷江冷杉径向生长与秋季平均气温相关性显著,主要是因为秋季温暖的年份(     
A.病虫害减少B.有机质消耗减少C.生长季延长D.土壤含水量增加
2.推测该地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3.按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当地最可能出现(     
A.林线下降B.红杉林树木密度增加
C.雪线下降D.冷杉林木蓄积量增加

4 . 某生态脆弱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下图示意该地区自然状态下某地自谷底到顶部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
2.该地还林还草工程植被的合理配置是(     
A.谷底选择耐阴的高大乔木B.顶部选择侧根少的灌木
C.阴坡选择耐旱的草本植物D.阳坡选择耐寒的矮乔木
3.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该坡面土壤水分的变化是(     
A.逐渐增多B.先增多后减少C.逐渐减少D.先减少后增多

5 . 土壤冻融通常是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因季节或昼夜气温变化使得土壤温度在0℃上下波动而出现土壤冻结和融化现象。研究发现,除纬度和海拔外,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历年冻土深度中的最大值)和土壤冻结日数还与当地积雪覆盖厚度、植被覆盖度和腐殖质厚度等相关。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季节性冻土地区不同海拔各站点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其中站点③、④的自然植被分别是温带荒漠草原、温带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四个站点中冻结日数最多的是(     
A.站点①B.站点②C.站点③D.站点④
2.与站点③相比,站点④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较浅是因为(     
①积雪时间长②积雪厚度大③植被覆盖度高④腐殖质层较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该地可能位于(     
A.伊犁河谷B.东南丘陵C.青藏高原D.松嫩平原
2022-07-08更新 | 111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天门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研究表明,大部分物种在山区的垂直带幅在1000米以内。秦岭中部的太白山南北坡形成了世界上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包含3个栎林亚带和2个桦林亚带。下图为秦岭太白山南、北坡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太白山南、北坡锐齿槲栎亚带分布海拔范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向B.坡度C.海拔D.纬度
2.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原因是(     
①落叶木本植物丰富②地处气候过渡地带③地理位置纬度较低④山体相对高度适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桦木林带的发育拓宽了落叶阔叶林带的带幅,与其关联较大的桦木林生长习性是(     
A.耐寒B.耐旱C.喜湿D.耐贫瘠
2023-05-08更新 | 98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7 .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图,其中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山地。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B.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D.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
2.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     
A.气温B.水分C.海拔D.生物量

8 . 南天山北麓的伊犁河谷有大片麦田和牧场,丰收时节金黄的麦田延伸至雪山脚下的昭苏马场(43.1°N,81.2°E),山腰林带缠绕。麦穗收割后,秸秆被捆成草垛,散放田间。下图为昭苏马场麦收时节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丰收时节在(     
A.3月B.6月C.9月D.11月
2.麦田中草垛的用途是(     
A.冬储饲料B.农家肥料C.生活燃料D.旅游景观
3.描写图中山腰林带的诗句是(     
A.老干虬枝擎天碧,千年胡杨守边疆B.半山疏林如画境,偃松岳桦渐笼萌
C.竹林近水半边绿,桃树连村一片红D.春迎喜雨冬迎雪,云杉葱葱四季约
2023-03-24更新 | 98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地理试题

9 . 下面四幅图分别示意四座山地南、北坡的植被或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南北半球看,位于不同半球的两座山地是(     
A.甲和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
2.四座山地的共同特征是(     
A.南坡都是阳坡B.南坡都是迎风坡
C.山顶都有永久积雪或冰川分布D.阳坡都是迎风坡
3.下列关于甲、丁两山地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处于亚热带大陆的东、西两岸B.冬季都盛行西南风
C.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相反D.南坡的光热条件都优于北坡

10 . 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海拔20002500米)内分布着较多的灌木及少量草本植物。近30年来,随着草本植物向高海拔入侵,灌木出现了明显的斑块状分布。图示意目前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每平方米灌木、草本株数随海拔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被主要特征有(     
①叶面宽大②种类较少③灌木植株矮小④垂直结构复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目前,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最显著的高度是(     
A.2000~2100米B.2200~2300米C.2300~2400米D.2400~2500米
3.导致该地带草本植物入侵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B.人为干扰C.土壤退化D.火山喷发
2023-12-21更新 | 884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