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33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某高校在天山东部调查分析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采样发现:在林地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的树木径向(直径)生长呈现较大差异,表现为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而在高海拔则呈显著正相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林地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热量
2.气候变暖对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影响是(     
A.高海拔年轮更稀疏B.中、低海拔长势趋好
C.低海拔年轮更稀疏D.中、高海拔长势趋缓
3.在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之下,天山东部西伯利亚落叶松分布的变化可能是(     
A.上限和下限均下降B.上限不变,下限上升
C.上限和下限均上升D.上限上升,下限下降

2 . 天坑是喀斯特地区发育的四周岩壁峭立、平均深度超过100m的地表负地形。圈闭化的负地形使坑内形成了独特的局地小气候以及差异性较大的植物生境。云南深陷塘天坑(25°N,103°E)深148m,其部分坑壁出现崩塌退化,崩塌堆积体在坑底周围形成斜坡。左图为深陷塘天坑平面示意图,右图为天坑坑壁退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深陷塘天坑坑壁退化程度最弱的是(     
A.西北坡B.西南坡C.东南坡D.东北坡
2.该天坑海拔相同的四个典型样方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该天坑坑底生物多样性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B.水分C.热量D.光照
2023-05-29更新 | 78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3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段的较高部位,拥有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态系统。该自然保护区最低处海拔为200m,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377座,其中海拔1500m以上的山峰有112座,海拔20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主峰黄岗山海拔为2158m。下图示意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含量沿海拔梯度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生态系统,主要得益于(     
A.处于阴坡,蒸发弱B.纬度低,相对高度小
C.水热条件差异较小D.山势陡峭,群峰林立
2.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同一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小的海拔处植被的显著特点是(     
A.滴水叶尖B.森林常绿C.夏绿冬枯D.植株矮小
3.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同一海拔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关键在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     
A.人类活动强度大B.微生物活动弱
C.植物凋落物减少D.土壤质地疏松

4 . 某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呈喇叭形向西敞开,土壤有机碳总体较丰富。下图示意该河谷随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谷可能位于(     
A.西藏B.新疆C.云南D.福建
2.该地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主要是因为此范围内(     
A.枯枝落叶最多B.泥沙沉积物多C.微生物分解慢D.降水淋溶最弱

5 . 长江上游某小流域海拔3300-4000米,森林茂密,土质疏松。甲、乙两坡的坡度、植被、土壤构成相似,但坡向不同。下图示意该地6-10月甲、乙两坡土壤容积含水量(即土壤水容积与土壤总容积之比)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坡相比,乙坡(     
A.太阳辐射强;降水少B.太阳辐射强;降水多
C.太阳辐射弱;降水少D.太阳辐射弱;降水多
2.推断该地的典型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B.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D.高寒荒漠

6 . 弯曲河流具有蜿蜒蠕动的动态地貌演变特征。白河为黄河源区典型弯曲河流,考察发现白河3号河湾凸岸植被呈环形条带状分布,一般有2-3个植被群落。下图为“白河3号河湾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白河河湾地貌演变过程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水流B.泥沙C.滨河植物D.人类活动
2.推测白河3号河湾①②③植被类型依次是(     
A.稀疏草本、密集草本、柳丛灌木B.密集草本、柳丛灌木、稀疏草本
C.密集草本、稀疏草本、柳丛灌木D.稀疏草本、柳丛灌木、密集草本
3.白河3号湾凸岸植被的分布体现了(     
A.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B.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3-01-15更新 | 7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降水D.土壤
2018-11-07更新 | 5802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理试题

8 . 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向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呈动态变化,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率为20%~30%。下图示意海伦、扎兰屯两个采样点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其中在海伦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正阳坡和正阴坡,在扎兰屯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城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影响海伦与扎兰屯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向B.蒸发量C.纬度D.坡度
2.扎兰屯不同坡向上土壤含水率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蒸发量小B.太阳辐射差异小C.河流补给量较小D.年总降水量较大

9 .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下图示意小海坨山附近地形及部分滑雪道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滑雪道(     
①位于山地阳坡②落差超过800米③沿山脊线分布④较其它雪道坡度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小海坨山作为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     
A.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B.山顶的积雪终年不会融化
C.灌木带面积较大,便于规划路线D.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
2022-03-18更新 | 85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泰加林,也称为北方针叶林带,覆盖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泰加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树种组成,如松树、冷杉和落叶松,这些树种适应了泰加林严酷的冬季和较短的生长季节。泰加林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成下面小题。

1.泰加林生态系统中,针叶树适应长期低温,主要依赖于(     
A.延长根深以获取地下水B.扩大叶片以增加光合作用
C.针形叶减少水分蒸发D.快速生长以抵御寒冷气候
2.影响泰加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肥沃度和水分供应B.年降水量和局部气候的变化
C.高原和山地的地形特征D.植物种间和种内的竞争关系
3.我国大兴安岭西侧也有众多泰加林分布,大兴安岭山脊泰加林北坡比南坡分布更多的原因是(     
A.北坡人类活动多B.南坡土壤条件好
C.北坡蒸发量较小D.南坡水分更充足
2023-12-27更新 | 660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