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9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陕西B.江西C.新疆D.黑龙江
2.该山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     
A.气温高B.降水多C.光照强D.海拔低
2022-02-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蘑菇夏秋两季雨后生长在林内草地上,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最为有名的被称为“皇菇”,生长于青藏高原上。黄蘑菇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突出,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必须与高海拔草原共生。生长周期较短,人工种植难度大。青海省祁连县(如图)是黄蘑菇的著名产区,黄蘑菇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半山坡一带无污染地区。

(1)比较祁连山脉两侧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大小,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青海省祁连县的黄蘑菇最为有名的原因。
(3)有人建议,祁连县应当加大黄蘑菇的开发力度,试说明理由。
2020-04-25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模拟考试(一模)地理试题
3 . 下图是甘肃省南部某山地不同海拔带上不同坡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地阳坡有机质含量相对阴坡低的原因主要是
A.阳坡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
B.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土壤水分少
C.阳坡人类活动强度大,植被破坏严重
D.阳坡降水多,气温高,土壤有机质淋溶、分解作用强
2.在3580海拔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坡度较小B.降水量大C.太阳辐射强D.气温较低
2020-03-14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中国诗词大会》以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赛事举办方也到三中开展选拔。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体现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有(       
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19-02-04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5 . 某探险队在新疆进行考察。从新疆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坡一侧有云杉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山地北坡,热量条件不足B.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多降雪
C.受山谷风的影响,少夜雨D.该海拔高度多地形雨
2.图示山地的雪线北坡低于南坡,其主要原因是                       
①北坡纬度偏高,气温较低                  ②南坡纬度偏高,气温较高
③南坡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偏多            ④北坡多地形雨,积雪冰川面积大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18-10-06更新 | 24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6 . 图甲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甲中自然景观A→B→C→D→E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分布规律,其主导因素是_____。

(2)图中K表示的自然带是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表示自然带相同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和_________。

(4)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谱丰富,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分析其原因。

7 . 读下面的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
2.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海拔
2020-10-12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十三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材料二:气温直减率(又称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请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并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简要分析该时段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
2019-1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科零班,奥赛,补习班)试题
9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高山草甸。这一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规律。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摄氏度。
(3)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并简述理由。
2023-02-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积雪覆盖变化率是相对于上一季节积雪面积的变化情况,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覆盖面积增加。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有重要作用,同时风力作用也会改变这些区域积雪的分布状况。读北半球中纬度某高山冬夏两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与海拔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积雪覆盖面积(     
A.海拔1100 m以下,夏季保持稳定B.海拔1100~5300 m,夏季增加
C.海拔500~2000 m,冬季先下降再增加D.海拔3000 m以上,冬季下降
2.该山地海拔5000 m以上地区,冬夏季节积雪覆盖面积变化趋势不同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积雪升华B.气温高低C.风力大小D.降水多少
3.影响该山冬季高海拔地带(海拔3800 m以上)积雪覆盖变化率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地区随海拔升高(     
A.气温逐渐下降B.积雪的升华量减小
C.太阳辐射逐渐增强D.部分积雪被强风吹走
2020-11-2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