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2 道试题

1 . 秦岭-大巴山山区(图1)具有“东西承接,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信息看,四山地中更适合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神农架、米仓山、伏牛山、太白山分别对应图2中(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3.④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基本相同B.坡面环境差异小C.坡度差异不大D.坡面相互影响小
2022-01-16更新 | 6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淮北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区是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区海拔差异大,由一系列纵贯南北的山脉与河谷组成。冬季山区的降水多以积雪形式存储,随着春季气温升高,中低海拔地区的积雪开始融化,雪线以上区域终年被积雪覆盖,冰川和冻土分布广泛。在横断山区低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在高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下左图示意横断山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单位:%),图中地区颜色越深,表示该地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下右图示意2001~2019年横断山区平均积雪覆盖率变化情况。



(1)简述横断山区不同海拔平均积雪的覆盖情况。
(2)研究表明,海拔3000m以上与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积雪覆盖率较为稳定,试分析原因。
(3)从降水的角度分析低海拔地区积雪覆盖率低的原因。
2022-03-17更新 | 71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地理试题

3 . 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带谱结构复杂。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土壤的组成成分、理化性质、厚度和肥力变化明显。祁连山地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图为东祁连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祁连山地北侧海拔1000~2300米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土壤D.水分
2.东祁连山地不同区域土壤厚度差异明显,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光照条件B.面积大小C.坡度大小D.成土母质
3.导致祁连山山麓地带和河西走廊水土流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重力崩塌
2023-01-13更新 | 657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植被以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为主,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土壤年均温随海提升高而降低,但暖季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近年来,以小叶章为代表的草本植物侵入苔原带。研究表明:草本植物多先入侵苔原带海拔较低且坡度大的部位,导致原有灌木萎缩退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长白山苔原带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的因素是(     
①温度低②积雪厚③水分高④光照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暖季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土壤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主要是海拔较高处(     
A.植被稀疏B.积雪保温C.大气稀薄D.风力较小
3.在苔原带海拔较低且坡度大的部位,草本植物竞争优势强于灌木,主要是因为陡坡处(     
A.热量充足B.水分较多C.土壤浅薄D.光照不足
2022·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横断山区积雪覆盖率受多种气象因子影响,其中部分因子在不同地形部位与积雪覆盖率的相关性差异显著甚至截然相反。例如,低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高海拔地区,降水量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在南坡,风速与积雪覆盖率呈正相关,在北坡,风速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低海拔地区,降水量越大,积雪覆盖率越低,主要是因为(     
①雨水向积雪传热②雨水侵蚀积雪③雨水阻隔热量交换④积雪反射率增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夏季,横断山区北坡风速与积雪覆盖率呈负相关的原因可能是(     
A.气流抬升水汽凝结放热B.气流下沉增温
C.大风吹散坡面积雪D.大风破坏稳定的大气层结构
3.与该地区积雪覆盖率始终呈正相关的气象因子是(     
A.气温B.太阳辐射C.相对湿度D.气压

6 .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四类植被所在海拔由高到低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
2.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3-01-18更新 | 612次组卷 | 38卷引用:热点12 青藏高原科考-2022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限时训练

7 .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下表为欧亚大陆上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林线高度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青藏高原与阿尔卑斯山线高度对比

位置东部边缘内部西部边缘
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
林线高度(米)3200-38001600-17004000-49002000-24003200-38001800-2000
1.山体效应主要是因为山体内部增强了(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2.造成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②土壤③纬度④植被⑤面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3.阿尔卑斯山西部边缘林线比东部边缘更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气温高B.光照强C.降水多D.坡度缓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我国西部山地内某小流域面积23.1km2,海拔2960~4800m,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95mm,主要集中在7~9月,并随高程增大而增加。流域内景观类型多样,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下图为“某小流域景观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流域内的(     
A.高寒草原是其所在山地的基带
B.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基本相同
C.稀疏林地可出现于各自然带内
D.降水变化特点决定了带谱结构
2.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分属不同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风速大小D.太阳辐射量
3.高寒草甸与高寒灌丛同属一个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子是(     
A.土壤肥力B.空气湿度C.日照长短D.地表水分
2021-01-25更新 | 1454次组卷 | 9卷引用:地理热点255 高寒草甸-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不同海拔地区受植被类型及生长阶段、降水与蒸发等因素影响,往往具有不同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山地土壤水分平衡点(蒸发量与降水量相等处)出现的海拔高度相应发生位移。我国某内流湖流域海拔较高,植被大多分布在3200~3800,海拔较高处发育草甸植被和草甸土,该流域不同海拔和不同植被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如下图),而非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没明显变化,土壤水分平衡点主要由生长季的水分收支决定。



(1)简述该流域3200~3800m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点。
(2)推测该流域3200~3800m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3)判断该流域土壤水分平衡点出现的海拔高度,并分析平衡点以上区域水分盈余的原因。
(4)在降水保持稳定情况下,推测气候变暖对该流域水分平衡点海拔高度的影响,并说明推测理由。
2022-08-29更新 | 63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地理入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白山地处秦岭主脊,海拔3767m,是秦岭最高峰,其山地各林带(图)高于同属秦岭山区的其他山地。太白山林线高度在3450m左右,南北两坡相当。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带幅(山地林带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最宽的山地落叶阔叶林带,被称为“超级垂直带”。秦岭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上,具有物种最丰富的落叶木本植物,在垂直空间上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1)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解释太白山各林带海拔较高的原因。
(2)说明太白山南北两坡林线高度相当的原因。
(3)分析物种丰富的落叶木本植物对太白山“超级垂直带”形成的作用。
2024-03-05更新 | 501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