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2013·北京海淀·一模

1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要素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别表现为(       )
A.气候类型B.气温年较差C.盛行风向D.年降水量
2.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理纬度B.山地坡向C.大气环流D.海拔
3.图中所示山地为(       )
A.横断山脉B.昆仑山脉C.天山山脉D.大兴安岭
2 .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下图为非洲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最大差值处的海拔约为
A.1500mB.2200mC.2700mD.5000m
2.肯尼亚山
A.①地自然带分布属于地带性规律B.②地植被为山地雨林
C.③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最大D.④地处板块消亡边界

3 . 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淋溶灰褐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偏高(一般大于650 mm),土壤的脱钙作用明显,钙质含量较低。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峰南北两坡土壤垂直带谱分布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  )
A.2000~2600 m的南坡
B.2200~2600 m的北坡
C.2600~3000 m的北坡
D.2600~3000 m的南坡
2.导致两坡带谱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坡度
C.海拔D.坡向
3.该山峰3000米以上两坡带谱差异较小的原因是(  )
①上半部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影响弱 ②两坡面积较小,植被多样性减少 ③两坡距离近,水热交换作用增强 ④上半部空气稀薄,两坡光照充足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4 . 老秃顶子为辽宁省最高峰,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向西南延伸部分。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是
A.山地针阔混交林带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苔原带D.高山冰雪带
2.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
A.阴坡蒸发弱,空气湿度更大B.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
C.冰雪融水补给多,水源更充足D.上层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
5 . 读 “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①~⑦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北纬30°附近的我国四川省境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A.植被较丰富
B.距海洋较近
C.相对高度较大
D.土壤较肥沃
2.山麓自然带①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 . 如图为“各地赏枫最佳时间”和“10月下旬统计的通过网络关注赏枫景区指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各地开始赏枫时间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④、⑤三地渐晚,地形
B.④地早于⑥地,海陆位置
C.②、③、④三地渐晚,地势
D.南方各地晚于北方,纬度位置
2.北京香山网络关注指数高于其他景区,主要因为
A.市场距离近B.近经济发达区C.知名度最高D.树种最丰富
7 .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B.
C.D.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B.保持不变C.逐渐降低D.变化无序
8 . 下图是我国某地植被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甲地相比,乙地(       )
A.平均气温低B.平均海拔低C.平均坡度小D.林带面积大
2.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       )
A.可能是湖南某山区B.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居民区位于河流冲刷岸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不明显
9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增多B.35ºS的西坡垂直景观比东坡丰富
C.25ºS海拔1000米处均为针叶林D.荒漠半荒漠景观东坡面积大于西坡
2.雨林景观纬度跨度东坡远大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     
①山地坡向     
②盛行西风        
③低纬信风        
④海拔高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博格达峰位于我国天山的东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博格达峰(  )
A.垂直自然带分布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B.北坡和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相同
C.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温带荒漠带
D.各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季节而变化
2.图中山地针叶林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
①阳坡,蒸发强 
②阴坡,蒸发弱 
③迎风坡,降水量多
④背风坡,降水量少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4-04-17更新 | 42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地理试卷(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