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山地的气温和降水一般随海拔升高而变化,从而影响自然带的多样性和分布。某山地自然保护区(25°38′N~25°43′N,118°05′E~118°20′E)主峰海拔1856米,部分地区植物分布存在着人为干扰。下图为该山地自然保护区南坡植物属数量分布与海拔格局图。



1.海拔1700米以上温带植物属数量比亚热带植物属多的主要原因(     
A.水分条件差B.土壤肥力低C.阴阳坡差别小D.越冬条件差
2.受人类干扰明显的海拔和植物属是(     
A.1000米、亚热带B.1300米、亚热带
C.1500米、温带D.1800米、温带
3.该地亚热带植物属数量的垂直分布特点及原因(     
A.乙处大于甲处是由于水热条件好B.数量变化与海拔分布均呈负相关
C.从丙处到乙处数量变化与面积有关D.数量与海拔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2021-05-08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熊猫分布范围变化图(下图)


材料二秦岭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大熊猫喜食新鲜竹笋。因食量大,为保障一年四季都有充足食物,大熊猫会在低海拔和高海拔之间往返迁移觅食。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繁衍需要有足够大的成片的空间。


(1)描述图中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推测大熊猫觅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开始迁移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3)从降水角度,分析秦岭南、北两坡河流水量特征的差异。
2021-02-26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加纳利群岛为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东距非洲大陆约130km,面积7273km2,人口约209万。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

材料二   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和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


(1)指出图中加那利群岛附近的洋流性质。
(2)指出该群岛出现云雾层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云雾层内发育照叶林的原因。
(3)分析该群岛成特有物种多的原因。
(4)某地理小组在研究该群岛时,判断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中P为北坡。该地理小组是否判断正确,并说明理由。

4 . 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