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9 道试题

1 . 太白山和光雾山是秦巴山地中的两座山峰,从山麓基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到山顶自然带类型丰富多样。图示意太白山、光雾山南北坡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

1.基带水热条件最好的是(     
A.太白山甲坡B.太白山乙坡
C.光雾山甲坡D.光雾山乙坡
2.与光雾山甲坡相比,太白山甲坡落叶阔叶林带在带谱中比重更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山体坡向②山体高度
③纬度位置④山脉走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对比太白山甲乙两坡的落叶阔叶林带(     
A.甲坡降水较多,分布较广B.乙坡热量较好,下限较高
C.甲坡热量较好,上限较高D.乙坡降水较少,分布较窄
2024-04-11更新 | 197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新高考1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2 . 伊犁鼠兔是分布在海拔2800~4100米天山北坡高山裸岩区的濒危物种,栖居在岩石裂缝、岩洞之中,不仅以金莲花、红景天、雪莲花等名贵药材植物的茎叶为食,还能在岩石裂缝中找到其他可食用的植物。近20年来,气候条件发生变化,伊犁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完成下面小题。

1.伊犁鼠兔栖息地主要分布在(     
A.山地草甸草原带B.高山冰雪带C.云杉林带D.高山草甸带
2.推测高山裸岩区岩石裂缝之中能够生长植被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充足B.光照充足C.热量充足D.风力较小
3.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伊犁鼠兔的(     
①天敌增多②水源减少③栖息地减小④食物减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4-09更新 | 40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5 整体性与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紫果云杉能够适应高寒干旱的环境,是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北坡,且多呈斑块状分布。图示意祁连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紫果云杉最可能分布的海拔范围(     
A.2000~3000米B.2700~3300米
C.3000~4000米D.4000~5000米
2.紫果云杉在山地北坡局部地区呈斑点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高B.蒸发较小C.降水较多D.光照较强
3.若紫果云杉林带的上限上升且下限下降,可知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2024-04-07更新 | 41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整体性与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体效应是由于山体隆起对于山体本身及其周围气候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山体效应导致的青藏高原不同季节、不同气压面昼夜温差的变化,甚至也是引起林线高度在高原地区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与海拔、太阳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图1为山体效应模型图(T1T2分别表示海拔相同的山体内部及外部的气温)。图2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冬、夏季白昼和夜晚不同气压面的气温分布图。

(1)描述青藏高原区域大气昼夜温差的季节性差异与海拔的关系。
(2)分析青藏高原山体效应导致高原内部林线高度高的原因。
2024-04-01更新 | 2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5 . 树线是指在它以上没有任何树木的树高超过2m的海拔,树线以上称为无树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最高峰海拔2468m,有冰川覆盖,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近几十年来,受气温、积雪、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树线变化明显。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Ⅲ代表的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针阔混交林带D.寒带苔原带
2.导致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坡树线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度B.洋流C.降水D.地形
3.推测近几十年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坡树线的变化是(     
A.东坡树线上升幅度较大B.东坡树线上升,西坡树线下降
C.西坡树线上升幅度较大D.东坡树线下降,西坡树线上升
2024-03-29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真题查漏洞+补缺重难点+知识通关练)-【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通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是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大熊猫以竹为食,尤其偏爱竹笋和新竹。较低海拔的巴山木竹林区和较高海拔的秦岭箭竹林区是大熊猫的主要活动范围。竹基本上遵从春发笋、夏长鞭、秋孕笋、冬休眠的生长规律。目前巴山木竹林密度偏大,限制了大熊猫活动,同时老化严重、更新较差,大熊猫食物来源减少。研究表明合理间伐可改善此状况,大熊猫采食区竹林中间伐的合理频次以两年为宜。表为20172月巴山木竹林带状间伐(间伐宽度和保留宽度均为2米左右)后区域和未间伐对照区域中大熊猫活动痕迹情况。

年份痕迹类型间伐区域对照区域
竹笋(5月调查)竹笋(5月调查)
2017食痕(株)37060
粪痕(团)6510
2018食痕(株)21022
粪痕(团)154
2019食痕(株)233
粪痕(团)00
(1)推测秦岭箭竹林区大熊猫痕迹最多的季节,并解释原因。
(2)据表说明间伐频次两年为宜的判断依据,并分析间伐对竹林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3)分析巴山木竹林区间伐后大熊猫痕迹明显增多的原因。
2024-03-29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提升练03 解题关键能力(真题查漏洞+补缺解题力+能力通关练)-【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地理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通用)

7 . 高山林线交错带是山地森林与高山灌丛草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其上边界为树线,由孤立的树木连接而成,代表了高山树木生长的最高海拔界限;下边界为林线,是封闭森林的最高海拔上限。下图示意我国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随高程的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博格达山相比,白马雪山的(     
A.林线高,树线低B.林线低,树线高C.林线高,树线高D.林线低,树线低
2.一座山的同一坡,树线存在差异,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水分多少B.热量多少C.土壤类型D.坡度陡缓
2024-03-26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 整体性与差异性-【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8 . 祁连山北坡海拔从1700m递增到3800m以上,其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远高于南坡,垂直方向上分布有①山地森林草原、②荒漠草原、③干性灌丛草原、④亚高山灌丛草甸、⑤高山寒漠草甸等植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山北坡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远高于南坡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湿度B.大气降水量C.土壤温度D.土壤蒸发量
2.祁连山北坡植被自山麓至山顶的分布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2024-03-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形作为影响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过外部形态(如坡度等)影响气温、降雨等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2000年以来,“北陡南缓”的秦岭山区植被覆盖整体变好,秦岭植被变化受气候以及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垂直方向及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



(1)简述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垂直分布特点。
(2)分析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植被覆盖度偏低的原因。
(3)分析坡向、坡度对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影响的差异。
2024-03-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地理试卷

10 . 光合作用通常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表植被主要有森林、草原、沼泽、荒漠、高山灌丛等。图示意2019年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植被全年总产氧量。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下地区植被年产氧量低于3000~5000米之间地区,最可能是因为3000米以下地区(     
A.水热条件差B.植被覆盖率低
C.面积占比小D.植被生长期短
2.青藏高原森林单位面积全年产氧量比内蒙古高原低约500t/km2,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①森林生长季短②森林分布面积较小③光照强度更小④二氧化碳浓度较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15更新 | 88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德保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