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读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综合型自然保护区,面积270平方千米,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

材料二:据统计,橡胶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只有天然林的一半左右。下表是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

1976年19882003
天然森林(公顷)127.46公顷114.4万92万
种植橡胶林(公顷)2.2万7.6万22万

(1)写出图中图例A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据图判断该流域自然带分布的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简析纳板河自然保护区面积虽小,但植物种类丰富原因。
(2)本区靠近世界天然橡胶种植北界,简析该流域水热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
(3)分析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变化情况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考向1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2 . 气候变化会引起垂直自然带的移动,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约4800年前至今的垂直带谱变化情况。据研究表明,此山地气候变暖干,自然带上移,基带面积扩大,气候变冷湿则相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阶段Ⅲ为该山垂直带谱现状,据此推断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B.秦岭山脉C.太行山脉D.冈底斯山脉
2.据图推测(     
①受热量条件影响,自然带呈现从5到1的垂直分异
②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针叶林分布范围广
③阶段Ⅰ,气候较阶段Ⅲ暖干,荒漠草原面积较小
④阶段Ⅱ,气候较阶段Ⅲ冷湿,荒漠面积较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6-02更新 | 1529次组卷 | 14卷引用:考向17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3 .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自然带分别最可能为(     
A.山地荒漠带、落叶阔叶林带B.高山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
C.高山灌丛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D.高山草甸带、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2.下列关于该山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坡、南坡比西坡、北坡自然带谱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相对高度②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较东坡高而窄是因为西坡较为湿润③该山脉位于我国南方地区④该山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4-1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2020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4 . 距今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林线,迫使植被重新演替。目前长白山植被分布存在独特性,表现在不同坡向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且植被发育时间较短,植被带的稳定性较差。下图为长白山遥感影像图,下表示意长白山现今林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向坡度地质基础林线以下林线以上
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缓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
西、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苔原
缓坡火山灰岳桦、苔原苔原、小叶樟上侵
东坡陡坡火山灰地衣、苔藓地衣、苔藓
缓坡火山灰长白落叶松林地衣、苔藓
1.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产生较大差异,其中沉积厚度最大的是(     
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
2.长白山仅有一坡具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依次呈现出甲—乙—亚高山岳桦林—苔原的植被变化,该坡向与甲、乙植被分别是(     
A.东坡,落叶松林,暗针叶林B.西、南坡,常绿阔叶林,落叶松林
C.北坡,暗针叶林,红松阔叶林D.北坡,红松阔叶林,暗针叶林
3.表中信息显示长白山出现了森林上侵苔原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增加B.冬季风力减弱
C.植被自然演替D.冰雪融水增多
2021-04-14更新 | 700次组卷 | 8卷引用:题号押题02 第3-4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和植被差异-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5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B.南坡较多C.北坡较多D.无法判断
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3500米左右B.4000米左右C.1500米左右D.2000米左右
3.该山地一侧多降水,有关降水季节、水汽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大西洋水汽B.春季、印度洋水汽
C.夏季、太平洋水汽D.秋季、北冰洋水汽
2021-04-06更新 | 1026次组卷 | 6卷引用:题号押题02 第3-4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和植被差异-备战2021年高考地理临考题号押题(浙江卷)

6 .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附近地区的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岩石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A.冷却凝固-挤压断裂-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B.沉积固结-冷却凝固-变质作用-挤压断裂
C.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冷却凝固-挤压断裂
D.沉积固结-变质作用-挤压断裂-风化侵蚀
2.中央山脉西侧从山麓到沿海依次为:山麓丘陵、砾石台地、海岸平原,各部分地表物质组成、植被等表现出明显差异,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03-23更新 | 49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3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高寒草原(AS)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下图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1986-2000年H-AS和M-AS减少的面积相同B.2000-2007年高寒草原总面积一定增加
C.2007-2013年L-AS面积减小D.1969-2013年H-AS面积持续下降
2.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的影响(     
A.地表径流减少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C.地下水位升高D.生物多样性增加
2021-03-03更新 | 37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8 . 青藏高原面积达250万km2,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00-6000m,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这种增温效应对高原及其周围的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下图为某研究团队绘制的青藏高原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低于北坡的原因是(     
A.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B.南坡为阴坡,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背风坡
2.林带上界北坡高于南坡最可能的原因是北坡(     
A.为阴坡,土壤水分多B.为阳坡,热量更充足
C.坡度小,宜于林木生长D.受到高原地形的影响

9 . 读“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安的气候特点是(     
①1月平均最低气温低于0℃②终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③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④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古诗“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描述的现象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2020-12-19更新 | 870次组卷 | 4卷引用:解密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10 . 在一些较封闭的河谷中,从山坡到谷底依次呈现由乔木到灌木再到草甸的递变规律,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示意金沙江(28°15′N)河谷两岸的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沙江河谷西坡雪线较高的原因是(     
A.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B.位于阳坡,光热充足
C.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D.位于阴坡,热量较低
2.图中③区域的自然带是(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高山荒漠草原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寒温带针叶林带
2020-12-19更新 | 554次组卷 | 4卷引用:解密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