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A.I-II-IIIB.I-II-IVC.II-IV-VD.IV-V-VI
2.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8-23更新 | 6185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15-16题: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备战2023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真题面对面押题精讲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西部的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海拔4000~4500米,总面积约23.6万平方千米,其中高山草地占了一半多。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部分省市区域简图。

(1)从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由于受____因素影响,____发生显著变化,植被景观差异显著。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21世纪后,人口迁移形成从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近年来,贵州省实施易地搬迁的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3)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____,湖北境内的河段河道淤积,弯曲度____(变大或变小),导致该地区水循环速度____
(4)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简述上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

3 . 下图为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山体最可能位于(     
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横断山脉D.太行山脉
2.图示山体(     
A.受水热条件影响,东坡自然带下界较低(     
B.由于夏季高温,自然带的上界比冬季高
C.植被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积雪融水
D.西坡a带上界高是由于人口更少
2020-11-09更新 | 5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学考仿真模拟试卷 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2

4 .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区自北向南并流,河谷深切,降水差异大(见下图),谷内植被垂直带谱独特。完成下面小题。

1.金沙江河谷深切,对其河谷形态和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U”形谷 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B.“V”形谷 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
C.“U”形谷 内力抬升和冰川侵蚀D.“V”形谷 内力抬升和流水侵蚀
2.该地区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     
A.约5400m处B.约3000m处C.约3800m处D.约1000m处
3.科研工作者在图示区域的某自然保护区(25°19′N)的海拔1300米至1500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一片新的雨林,这一现象属于(     
A.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B.从山麓到山顶的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5 .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两座山脉的垂直带谱示意图,两山地形复杂,自然带丰富。完成下面小题。



1.甲山和乙山的针叶林分布高度有所差异,这体现了自然带的(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乙山针叶林带不同坡向高度出现差别的成因可能是(     
A.北坡降水多B.北坡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
C.南坡光照少D.南坡蒸发旺盛,土壤中水分较少
2024-01-08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社会实践是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暑假期间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溯源浙江楠溪江地理实践活动,图1为溯源楠溪江地理实践活动线路图。


   

Day1:78日中午,小组走进岩龙古村,村居依山傍水,民居建筑层级而上,布局严整。下午,溯溪而上,沿途怪石林立,据老师介绍,该地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生代晚期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之一,是研究流纹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傍晚抵达周坑口搭建帐篷露营,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图2为岩龙古村景观图。


(1)根据图2,岩龙古村沿溪院落设有石砌高出外面道路的挡墙,其主要作用是预防____灾害。说出岩龙村选址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
(2)露营时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选择露营点尤其要防范各类灾害、虫蛇等带来的伤害,所以周坑口营地选址要远离____(填地貌类型),除此还要防范有可能发生落石造成伤亡事故,所以营地宜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地带。该地巨型火山(岩)带形成时期,____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Day2:79日清晨,小组沿溪流上行到百丈龙头,沿途丛林密布,深潭与飞瀑相间,溪水清澈,巨石杂陈。下午抵达海拔1272米的大青岗顶峰,小组成员发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山顶的马尾松树干矮小粗壮,枝条弯曲,根系发达,形态奇特,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结束。


(3)河流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小组从周坑口到百丈龙头所经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为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溪水清澈,含沙量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
(4)小组成员攀爬大青岗时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其影响因素是____,并简析山顶植被形态的成因。____
2024-03-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林线是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度大B.纬度低,气温高
C.来自印度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D.高原地形阻挡来自北部的寒冷气流
2.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折向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从西至东断断续续分布着大量的沙丘,其中的丹娘沙丘最为特殊,规模也最大,从远处望去,宛如佛掌,又称“佛掌沙丘”。图1为青藏高原局部图。图2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材料二每年3月,隆冬还未结束,林芝桃花却竞相开放。皑皑白雪与灼灼桃花相互映衬,让人领略到“雪域江南”的独特春光。



(1)青藏高原地处中低纬度,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________(长或短),被大气________较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但由于海拔较高,________辐射较弱,所以年均温却较低;青藏高原的蓝天更蓝,主要是________(大气组成成分)较少。
(2)南迦巴瓦峰峰顶常年积雪,________地貌广布;峰顶以上近1000米大气层,随海拔高度增加气温________(上升或下降)。
(3)丹娘沙丘由________(外力作用)形成;从所处地形与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形成与该地________(山风或谷风)关系密切。
(4)林芝独特的“雪域江南”春光是由于________状况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体现了植被分布的________分带现象。
(5)该区滑坡灾害多发,请从地形地质角度简析成因。
2022-02-2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10·江苏镇江·一模
名校

9 .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1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右图为左图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左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⑤

10 . 玛琳峡谷(53°N,118°W)是一处位于加拿大落基山脉中喀斯特地貌,峡谷最低处低于地面50多米。某中学学生前往考察,学生观察到地面上植被茂密,有厚厚的苔藓,峭壁上面岩石破碎,下面岩石光滑,图为研学报告一部分。


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峡谷的成因有
A.物理风化、风力侵蚀、冰川侵蚀、流水搬运
B.生物风化、物理风化、流水侵蚀、流水搬运
C.生物风化、流水侵蚀、流水搬运、风力沉积
D.生物风化、物理风化、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2.下列有关图中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①瀑布位置将往河流上游移动
②峡谷的深度将变浅
③冬季能看到冰封峡谷的美景
④当地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2019-08-2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