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区域植被活动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种植被类型平均NDVI(反映植被覆盖度及生长活力的指数)的波动。研究表明,2000—2020年横断山区各类植被生长季的植被活动均呈现增强趋势,其中森林植被活动增强速度快于草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
2.2000~2020年横断山区各类植被生长季的植被活动均呈现增强趋势,主要得益于(     
①遥感监测技术进步       ②全球气候变暖       ③生态工程成效显著       ④城市规模缩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2000—2020年横断山区森林植被活动增强速度快于草地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草地生长区域(     
A.人类干扰频繁B.水热条件较差C.土壤有机质少D.风沙活动频繁

2 .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完成下面小题。

1.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
2.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2023-10-26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浙江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新疆博格达山地是温带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的最典型代表,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干旱区山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演替的杰出范例。下表为1997—2016年博格达山地垂直带分界线海拔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温带荒漠草原带—山地草原带山地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垫状植被带高山垫状植被带—冰雪带
19971257m1770m2702m3269m3643m
20041245m1762m2706m3283m3659m
20161185m1759m2730m3293m3690m
1.水热条件组合最优的植被带,其海拔区段(     
A.上限上升—下限下降B.上限下降—下限下降
C.上限下降—下限上升D.上限上升—下限上升
2.导致温带荒漠草原带带幅宽度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土壤有机质分解快B.人为的管理与保护
C.植被覆盖率的提高D.冰川融水有所增加

4 . 森特前往美国某国家森林公园徒步旅行。他在游记中写道:“该公园景观独特,山麓被沙漠环绕。……临近正午,我们到达了观景点(图左)。举目远眺,远处山顶尚未完全融化的积雪映衬着周边的松林,于是我举起相机记录这眼前的美景。……我们开始向露营地进发,先从山脊的东部绕行一段平路后,再沿着字形路线行进至露营地。……我们搭建好帐篷,一同等待落日余晖。完成下面小题。

      

1.森特此次徒步旅行的时节是(     
A.暮春B.盛夏C.初秋D.隆冬
2.此次徒步旅行中,森特(     
A.在观景点朝北逆光拍摄远处山顶积雪B.在露营地向南望见太阳从左前方落下
C.从观景点出发行进一阵,发现阳光被山体所遮D.露营地与观景点的相对高差超过200米

5 . 贡嘎山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7556m,被誉为“蜀山之王”。野生水鹿和家养牦牛均以草为食,是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中常见动物。下图为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地区的水鹿和牦牛活动率。完成下面小题。



1.野生水鹿与家养牦牛的活动区主要集中在(     
A.山地硬叶林山地硬阔混交林B.山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C.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D.山地针叶林落叶灌丛区
2.导致草甸地区野生水鹿活动率较低的原因是(     
①寒冷期长,生存条件恶劣       ②草甸植被,缺少食物来源
③缺少乔木,不利躲避天敌       ④牦牛众多,觅食范围有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大规模喷发,形成了全域性火山喷发物裸地。火山喷发改变了成土母质、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火山喷发后,植被重新发育,依次呈现亚高山针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岳桦林—高山苔原—高山冻原的变化,但这种完整的垂直变化仅出现于北坡,东坡海拔较高处的自然带呈斑块状分布,自然带演替较慢。长白山的苔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天池周围地表,是寸草不生的沙砾,顺坡往下几十米,便有植物出现,一直到2100米左右的岳桦林,皆是苔原带,苔原带内几乎所有植物都是低矮的,不但矮,甚至呈垫状,都有粗壮的根。每逢花节,长白山苔原盛开鲜艳而独特的花朵,宛若五彩斑斓的地毯。



(1)推测长白山苔原带花节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并分析理由。
(2)分析长白山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仅出现于北坡的原因。
(3)说明长白山东坡自然带演替较慢的主要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539米,流域面积270平方千米。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流域内旱雨季明显,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为旱季,旱季降雨较少,但多浓雾,其蕴含的水汽不亚于一场小雨,由此弥补了旱季水分的不足。

材料二:下图为纳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


   
(1)指出自然带I、Ⅱ的名称并判断自然带I、Ⅱ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析纳板河流域旱季浓雾多发的自然原因。
(3)说明纳板河流域森林凋落物对林下土壤的作用。

8 . “红石滩”是指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川西、滇西北、藏东南以及北欧、俄罗斯、加拿大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分布海拔范围。郁闭植被一般指乔木、灌木等对地面能形成遮蔽的原生态植被。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贡嘎山郁闭植被分布上限东、西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热量D.土壤
2.推测“红石滩”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①炎热干燥②矿物丰富③低温潮湿④风力强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5-14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示意我国西部甲、乙两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地,(     
A.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B.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基带水热条件好
C.乙山北坡较南坡水分条件好,雪线低D.各自然地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2.乙山脉中,①表示的自然地带是(     
A.山地荒漠带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针叶林带D.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2023-04-29更新 | 708次组卷 | 7卷引用:地理-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浙江卷)

10 .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A.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大气削弱作用强,逆辐射作用弱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2.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A.雪线低、林线高B.雪线高、林线高
C.雪线低、林线低D.雪线高、林线低
2023-04-25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