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山体效应是指由于山体隆起,对山体本身及其周围环境造成的气候效应。下图为38°N科罗拉多落基山脉山体内外最热月气温10℃等温面分布高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示结果的直接原因是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     
A.吸收太阳辐射多B.吸收地面辐射多C.大气逆辐射强D.吸收太阳辐射少
2.落基山脉由于山体效应,使得(     
A.山麓自然带向北延伸B.山体内部的垂直带谱更完整
C.山麓自然带向南延伸D.山体内部的自然带向高处抬升
2023-02-05更新 | 384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暑期返校考试(三)文综地理试题

2 . 2020年10月15日,第一届林芝彩林节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开幕。林芝县生物多样性极高,彩林大部分分布在色季拉山一带,由于不同的植被颜色不同,从而造就了彩林风光。下图示意中国生物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芝县成为西藏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的原因是(     
A.受夏季风的影响大,水热条件好B.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C.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D.雅鲁藏布江沿岸,水源充足
2.林芝县彩林景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纬度低,热量丰富B.地势起伏大,水热组合差异大
C.夏季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好D.地热能丰富,热量条件好
2021-09-10更新 | 1142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1-12高三上·福建泉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可能是(  )
A.8℃B.0℃
C.10℃D.12℃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2017-08-26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4 .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的游览路径两侧,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历山舜王坪草甸(海拔2100〜2358m)进行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分别在距离游览路径两侧0m、4m、8m、12m处设置样带,调查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的变化。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舜王坪草甸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坡面朝向B.海拔C.人类活动D.地势起伏
2.据图判断优势物种最不明显的地区位于游览路径两侧(     
A.Om处B.4m处C.8m处D.12m处
3.舜王坪草甸物种均匀度呈现单峰规律。对该分布规律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0m处人类干扰最大,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
B.4m处人类干扰较大,少数耐性较强植物优势较大
C.0.8田处人类干扰较小,植物种类较多
D.12m处人类干扰最小,少数植物通过竞争获得优势
2020-12-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年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2010·江苏镇江·一模
名校

5 .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1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右图为左图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C.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左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①常绿阔叶林;②针阔叶混交林;③干暖灌丛;④针叶林;⑤高山草甸;⑥高山冰雪
A.①②④⑥B.①④⑤⑥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⑤
9-10高三·福建漳州·阶段练习
6 . 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图中甲山脉如果是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B.山麓聚落背后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北坡自然带较南坡复杂,雪线偏低D.针叶林在北坡分布海拔较南坡偏高
2019-01-30更新 | 80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漳州三中高三月考地理试卷
7 . 读热量、水分、海拔变化对自然带的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o→a热量越来越少             
②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③o→c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④o→d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下列自然带的分布与其成因的组合,错误的是
A.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延伸广——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美洲西海岸各自然带沿海岸呈狭长延伸——地形
C.南半球缺乏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热量变化
D.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带——海拔高度变化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泰山是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缘的齐鲁丘陵上,主峰海拔1545米,为五岳之首,被誉为五岳独尊。据统计,泰山分布最广的是草本植物。草本层植物一般高度在50厘米以下,以荫生的蕨类和乔灌木的幼苗为主,主要种类有狗尾草、苦英菜、羊胡子、苔原等。近年来,旅游等人类活动使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有所下降。下图为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指数图,指数越大说明物种丰富程度越高。

(1)说出泰山南北坡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旅游等人类活动使泰山草本植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9 . 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下图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谷(     
A.相对高度北段大于南段B.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C.北段植被带谱数量较少D.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2.该河谷阴坡的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推测其原因主要是阴坡(     
A.气温较低,植株较为低矮B.土壤较湿,针叶林分布广
C.降水较少,植物根系发达D.日照较短,灌草生长较快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甲湖地处某国西南部的高山深谷,其周边方圆约一百公里的区域是该国多种优质水果的生产基地。R河谷地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冰酒酿造技术独特,品质上乘,所需葡萄原料用量约比一般葡萄酒多20倍,是在冬季气温低于-80℃,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夜间采摘,迅速压榨,酿造而成。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某国西南部某地区地形,右图为甲湖湖畔A市的气候资料。



(1)说明甲湖周边区域生产水果种类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甲湖的水文特征。
(3)从工业区位角度分析R河谷所产冰酒昂贵的原因。
2022-10-27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