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图为青藏高原局部区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大拐弯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低处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巴昔卡,海拔155米,有“西藏江南”之称。表为林芝地区多年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气温(℃)0.52.35.58.511.814.815.815.313.510.05.21.4
降水量(mm)1.64.417.047.174.3125.2133.9123.3114.639.95.31.4
(1)分析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的原因。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图为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2)简述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3)指出南迦巴瓦峰南北坡高山冰雪带的下限分布高度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4)说明南迦巴瓦峰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的原因。

表为尼洋河4个主要水文监测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

测站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11.511.281.371.825.0016.8923.5022.2315.546.032.911.93
21.331.071,121.525.6917.4923.3021.8715.656.472.731.77
31.341.101.081.414.9517.7024.6521.6915.506.172.701.71
42.221.831.952.364.8911.5018.7423.7617.668.124.132.84
(5)结合资料分析尼洋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原因。
2023-01-11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稳派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地区海拔最高的封闭高山微咸冷水湖,海拔约2073米,全年盛行偏西风,年降水量约385.9mm,湖面年蒸发量约550mm,湖滨地带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夏牧场。湖岸岩性较为单一,多为粘性差、易透水的粉砂层。近30年来,湖泊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湖面扩大,环湖岸坎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下图示意赛里木湖的区域位置。


(1)据材料推测赛里木湖湖畔的天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可能出现的自然带。
(2)分析赛里木湖成为微咸冷水湖的原因。
(3)根据赛里木湖面积变化说明该地区气候变化特点。
(4)分析赛里木湖崩岸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2022-06-17更新 | 91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三5月实战演练冲刺文综地理试题

3 . 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长白山大约在800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的喷发,北坡火山灰堆积量最少,东坡最多。火山喷发后长白山植被重新演替。据研究表明,火山喷发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北坡植被演替已经进入中后期,东坡植被演替还处于初期阶段。下左图、右图分别为长白山东坡、北坡植被分布和长白山亚高山区(海拔约2000米-2200米)的植被演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侵蚀B.山体高度
C.地势起伏D.土壤肥力
2.导致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状况B.降水多少
C.光照强度D.演替速度
3.如果演替不受干扰,未来几年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上界将(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
C.保持不变D.波动变化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同时也是个巨大的分水岭,其南坡自上而下分布有冰碛物、沙砾和河流冲积土(如图),自下而上有山麓耕地牧场、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原、荒漠和冰川。



(1)推测冰碛物和波河平原堆积物中砾石的外部特征差异,并指出两地堆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从水循环角度,描述泉水出露的形成过程。
(3)阿尔卑斯山南坡山麓耕地牧场广袤,而海拔较高处却为森林。试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2021-12-28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智慧上进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总复习阶段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山各高程不同季节积雪情况不同。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四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下图示意天山不同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



(1)分别指出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季节。
(2)据图说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的地区,并推测原因。
(3)夏季天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在不同高程范围内有不同的表现。指出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减少的高程范围,并分别分析天山不同高程范围夏季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的原因。
(4)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天山冰雪覆盖面积减少,试分析原因。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材料二:气温直减率(又称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请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并运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简要分析该时段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
2019-12-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科零班,奥赛,补习班)试题
7 . 藤本植物是一种自身不能构成群落,必须依附它物而生的植物,其生存环境具有湿热特性,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分别沿着四条线路从山麓到山顶调查上、中、下三个坡位的藤本植物特征(左图),该山植被群落的高度由山麓到山顶递减,东坡面下坡位靠近人类生活区,且多断层出露泉眼和溪流,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这四条考察路线,行进难度最小的是
A.L1B.L2C.L3D.L4
2.对造成该山不同坡向、坡位藤本植物株数差异的原因,描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低山丘陵区红壤水流冲刷严重,土壤和养分易积累在坡脚
②东坡面下坡位靠近人类生活区,温度较高
③东坡下坡位多断层出露泉眼和溪流,土壤水热组合条件较好
④东坡为阳坡,西坡为阴坡
⑤西坡上坡位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
⑥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3.该山东坡面上坡位藤本植物的盖度(植物的盖度表示植物群落总体或各个体的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方面积之比的百分数)远大于中、下坡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风力C.光照D.土壤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苔原主要分布在环北冰洋的大陆沿岸及岛屿上,而距离北冰洋遥远的长白山之巅也拥有这类极地植被,实属珍稀,长白山也因此被称为“北极的飞地”。长白山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7月份,在海拔2 100米的无林地带上,花瓣洁白的宽叶仙女木、有着蓝色蝶形花朵的高山棘豆和低矮的苞叶杜鹃竞相开放(如右图),大地宛若色泽明艳的花毯,山地苔原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空中花园。左图示意“长白山苔原带分布位置”。



(1)简析长白山之巅有利于山地苔原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推测长白山之巅苔原带植被的主要特征。
(3)分析长白山能够保存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植被景观的原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人臭开垦种植茶园、竹林及人工投食现象,对短尾猴的栖息地与黄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图6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1、2、3.4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海拔范围)。

(1)判断图中1所代表的季节,并描述该季节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的特点。
(2)分析季节4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范围最广的原因。
(3)分析黄山短尾猴未在马尾松林范围内活动的原因。
(4)简述人类活动对黄山短尾猴带来的不利影响。
10 . 有热心驴友将“追寻金秋”的四条路线晒到网上,线路分布如下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2.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主要是(  )
A.地形与大气环流B.纬度与大气环流
C.纬度与地形D.人类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