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我国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在山顶和山脊的环境条件下,自然演替的特殊群落。山顶苔藓矮曲林发育的山顶,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10℃,年降水量大于500mm,可满足森林发育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但没有进一步发育山地森林,具有独特的群落学特征:林木生长稠密。分枝低矮且粗壮;叶型为小型叶或中型叶,为革质且多茸毛;小枝和叶片多具鳞片等旱生特征。矮曲林下限并不是真正的林线或气候林线,可称为假林线。林线指高纬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顶苔藓矮曲林的生境条件有(     
①日照强烈   ②山风强   ③云雾少   ④土层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山顶苔藓矮曲林的北界最可能分布在我国(     
A.武夷山区B.长白山区C.秦巴山区D.太行山区
3.推测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A.上限高于气候林线B.下限低于气候林线
C.上限等于气候林线D.下限高于气候林线
2024-01-04更新 | 46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14-15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西瓜雪又称作“雪藻”,是一种具有微红或者粉红颜色并带有新鲜西瓜气味的雪。西瓜雪的红色是由一种名叫极地雪藻的绿藻引起的。雪藻生长的适宜温度是0℃左右。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在阿尔卑斯山区最可能看到西瓜雪的位置是
A.冰川带B.雪线附近C.山麓D.山顶
2.在阿尔卑斯山山腰地区最可能看到西瓜雪的季节是
A.晚春B.盛夏C.早秋D.隆冬
3.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雪藻所占据的地方会形成一个红色的小凹坑,看上去像刚装过红葡萄酒的小酒杯。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雪藻能增强地面辐射,加速积雪融化
B.融化的积雪与底部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
C.雪藻能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得雪藻周围温度较高
D.大风挟带的沙石击打积雪,使得该处较周围深
2018-08-07更新 | 8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6月第七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3 . 气温垂直梯度是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的度数。研究人员在福建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开展气温垂直梯度相关研究。下图示意研究区域及附近地形剖面,下表为该区域晴天条件下不同时刻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梯度数据(℃/100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刻
坡向
01时07时13时19时平均
南坡-0.667-0.6460.6550.006-0.163
北坡-0.477-0.2650.868-0.332-0.052
1.逆温是气温随高度增加反而升高的现象。根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该地区不同坡向出现逆温现象的推断正确的是(     
A.01时至07时南北坡同时出现逆温B.13时南北坡同时出现逆温
C.19时南坡由于地形与河流出现逆温D.南坡比北坡更容易发生逆温
2.对比北坡,该地区南坡冬季气温垂直梯度大的原因是(     
A.受河流影响湿度较大B.受冷空气影响较小C.受山谷风影响较大D.受太阳辐射影响大

4 . 2020年10月15日,第一届林芝彩林节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开幕。林芝县生物多样性极高,彩林大部分分布在色季拉山一带,由于不同的植被颜色不同,从而造就了彩林风光。下图示意中国生物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芝县成为西藏自治区森林覆盖率较高地区的原因是(     
A.受夏季风的影响大,水热条件好B.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C.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D.雅鲁藏布江沿岸,水源充足
2.林芝县彩林景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纬度低,热量丰富B.地势起伏大,水热组合差异大
C.夏季风的迎风坡,水分条件好D.地热能丰富,热量条件好
2021-09-10更新 | 114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届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地理试题

5 . 林线是指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在亚热带部分山区,森林分布低于气候林线下方,被称为"假林线"。广东石门台(最高峰海拔为1586.8m)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向粤北山区的过渡区域。下图示意2011年和2015年石门台"假林线"在不同坡向上的高程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门台"假林线"附近地区森林(     
A.树干高大粗壮B.树形多分枝和弯曲
C.垂直分异明显D.叶面宽阔且有蜡质
2.2011年和2015年北坡"假林线"海拔均高于南坡,其主要是因为北坡(     
A.土壤水分蒸发慢B.气温变化大
C.山间云雾天气多D.太阳辐射强
3.石门台山顶形成"假林线"景观,最可能是由于(     
A.土壤肥沃B.受人类活动干扰C.气候寒冷干燥D.坡度较缓

6 . 西藏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处东94°28’~94°5l’,北纬29°21’~30°50’,最高海拔为5300m,被誉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由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谷地对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引导作用,该山东坡降水比西坡丰富。下图示意色季拉山土壤垂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西坡相比,东坡总体上
A.土壤淋溶作用较强B.土壤类型稀少
C.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D.植物种类少
2.色季拉山被誉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强
B.地形平缓,土壤肥力高
C.水分充足,草类生长快
D.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7 . 位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落基山脉(37°N~41°N,104°30′W~108°40′W)平均海拔2712m,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山地内部的气温要高于边缘地区、临近低地或盆地上空相同海拔上的气温,这种增温效应对山地及其周围的地理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图是科罗拉多落基山脉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体增温效应的成因是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     
A.吸收地面辐射多B.吸收太阳辐射多C.反射太阳辐射少D.大气保温作用强
2.受山地增温效应的影响,从山地东部边缘到山地内部(     
A.山地垂直分异增强B.雪线降低C.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下降D.林线上升
2023-03-01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研究山地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具有显著的山地特征,是研究山地气候的理想场所。下图示意太白山年内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化趋势。



(1)判断太白山南北坡之间年内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2)推断太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的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并说明依据。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珠穆朗玛峰等地,海拔高差巨大,生境复杂多变,土地覆被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带谱完整,但南北坡差异明显。下图示意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垂直分布。



(1)据图概括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土地覆被类型分布的异同。
(2)近年来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出现高海拔区裸地分布范围向上和向下同时扩展、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分布范围减小的现象,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3)简述减缓喜马拉雅山中段山地高海拔区裸地扩张及南坡低海拔区森林减少的合理措施。
10 .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下图为我国甘肃省祁连山区示意图,区内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该山地“阴阳脸”(见附图),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山下的居延海是一个奇特的游移湖,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河流大多为外流河B.图示区域主要交通线应大致呈南北走向
C.山麓地带砂砾的形成与流水有一定关系D.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居延海成为游移湖,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温、风力B.断裂、下陷C.气温、植被D.降水、冰川
3.祁连山地“阴阳脸”的成因是
A.“阴脸”-背阴坡,气温低,蒸发微弱B.“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土壤贫瘠
C.“阴脸”-迎风坡,地形雨,水分充足D.“阳脸”-朝阳坡,云量少,光照充足
2017-04-12更新 | 1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