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下图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北坡空气对流最不明显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太白山南坡夏季垂直递减率低于北坡,是因为(     
A.南坡植被茂密,增大了温度的变化
B.北坡云量大,保温作用强
C.北坡受冷空气影响大
D.南坡为迎风坡,暖湿气流降温凝结释放热量
2021-02-23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青藏高原面积达250万km2,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00-6000m,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这种增温效应对高原及其周围的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下图为某研究团队绘制的青藏高原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低于北坡的原因是(     
A.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B.南坡为阴坡,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背风坡
2.林带上界北坡高于南坡最可能的原因是北坡(     
A.为阴坡,土壤水分多B.为阳坡,热量更充足
C.坡度小,宜于林木生长D.受到高原地形的影响

3 . 下图为中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是(     
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
2.图中山脉植被带谱(     
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阳坡B.向西数量渐少
C.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D.西段阴坡最少
3.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
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

4 . 河谷地带一般水分充足,植被繁茂,可是在西藏东部的昌都(97.8°E,31.13°N)地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大多峡谷确实干旱少雨的“干热河谷”,其河谷中可看到生长茁壮的仙人掌,森林则分布在山顶,形成倒置的垂直植被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水热条件D.海拔高低
2.昌都地区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是(     
A.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B.受干热的东北信风影响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下沉气流的增温减湿明显
3.图是“山谷风”示意图,其中与干热河谷森林分布在山顶有关的气流是(     
A.①B.②C.③D.④

5 . 山地植被往往随海拔升高而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因此不同的植被也可以反映出山地的海拔变化。下图为我国120°E附近某山地植被类型分布及冬至日甲处看到的日落方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R植被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温带草原
C.针阔叶混交林D.温带荒漠
2.依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山地(     
A.是我国东西向重要地理分界线B.受寒潮影响远大于台风
C.山麓森林冬季一片枯黄D.东南坡降水多于西北坡
2021-01-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降水量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
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甲地区最可能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
2020-11-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选考)

7 . 读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雪线高度终年稳定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少而较低D.海拔是形成南北坡基带差异的重要因素
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
2020-08-1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景观与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甲、丙
2.上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经度(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
C.纬度(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B.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D.地方性分异现象
9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范围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A.垂直地域分异B.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0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
A.秦岭B.天山山脉
C.南岭D.祁连山脉
2.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
A.1000米以下B.1000米至1500米
C.350米D.2000米至2500米
2020-02-28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