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野生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下图示意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
A.高山冰雪带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草甸草原带D.云杉林带
2.导致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结构调整B.人类过度采挖
C.全球气候变暖D.地质灾害频发
3.图示天山朝向乌鲁木齐坡面雪线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处背风坡,降水量B.地处迎风坡,降水量大
C.为阳坡,气温高D.城市活动产生热量多
2018-04-2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张宁是一名业余背包客,在一次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长途旅行中,张宁沿途看到以下自然景观,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张宁沿途看到的自然带谱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
A.离海远近B.昼长时间与太阳高度
C.海拔高度D.大气环流影响
2.图中云杉林的分布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随纬度增高降水增多,蒸发减弱
B.位于山地迎风坡
C.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
D.位于阴坡,蒸发量较少
3.推测图中冰川乌鲁木齐一侧的雪线比库尔勒一侧雪线:
A.高B.低C.一样高D.都有可能
2020-03-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丙>乙>甲D.丙>甲>乙
2.本区域最可能在
A.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高纬度D.北半球低纬度
3.终年积雪区域北部下线与南部下线海拔不同。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北部气温更高
B.北部更低,因为北部降水更丰富
C.南部更低,因为南部降水更丰富
D.南部更高,因为相同海拔情况下,南部气温更高
4 . 下图为“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草甸
B.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混交林带 高山草甸
C.热带雨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灌木林带
2.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
A.1500米 5500米B.2000米 5500米
C.3000米 4000米D.2000米 6500米
9-10高一下·湖北孝感·期末
名校
5 . 下图为“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
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0米
C.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
D.A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
2.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
2016-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年湖北孝感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6 . 下图为北半球由赤道到极点景观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A.植被高度变化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关于图中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植被代表常绿硬叶林B.热带雨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C.①植被代表针叶林D.南半球缺少②自然带
7 . 古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        
A.纬度影响气候B.地势高低影响气温变化
C.植物生长影响气温变化D.距海远近影响气温变化
2015-03-2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利川市长顺初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