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读下列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已知甲山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山均位于我国。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所在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D.丙、乙、甲
2.关于三山的坡向表述正确的是
A.甲山东坡的热量条件较好B.乙山南坡既是阳坡又背风坡
C.乙、丙两山的南坡都是迎风坡D.丙山的南坡是迎风坡,北坡是背风坡
2020-03-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张宁是一名业余背包客,在一次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长途旅行中,张宁沿途看到以下自然景观,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张宁沿途看到的自然带谱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
A.离海远近B.昼长时间与太阳高度
C.海拔高度D.大气环流影响
2.图中云杉林的分布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随纬度增高降水增多,蒸发减弱
B.位于山地迎风坡
C.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
D.位于阴坡,蒸发量较少
3.推测图中冰川乌鲁木齐一侧的雪线比库尔勒一侧雪线:
A.高B.低C.一样高D.都有可能
2020-03-1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气候带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


(1)分析C海域形成非洲主要渔场的原因。
(2)A、B两地纬度位置相差很大,但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什么?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谱非常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0-03-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垂直变化明显,分布有环北极地带的苔原带,为与高纬度的苔原带相区别,将长白山苔原带命名为山地苔原带。长白山及以北大部分地区在第四纪冰期内时常被冰盖和冰川所覆盖。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山地苔原带为
A.甲B.乙C.丙D.丁
2.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物的生长环境为
A.温暖   湿润B.寒湿   大风C.微风   寒冷D.干燥   大风
3.长白山山地苔原带植物与北极地区的亲缘物种具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其原因是
A.长白山山地苔原带是由较高纬度的陆地向南漂移至此而形成的
B.长白山区地壳不断被挤压上升,气候趋向高寒,本土苔原发育
C.长白山山地苔原带是末次冰期后高纬苔原带向北回退后的残片
D.第四纪冰期时长白山发生气候巨变,适者生存,本土苔原进化
2020-03-06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1、2、3、4代表四个季节短尾猴活动海拔范围)。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季节1~4分别为
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B.冬季、春季、夏季、秋季
C.冬季、秋季、夏季、春季D.秋季、冬季、春季、夏季
2.短尾猴未在马尾松林范围内活动,主要是因为马尾松林
A.人类活动强度大B.植被结构单一
C.气候炎热多雨D.自然灾害多发
2020-02-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全真模拟考试(二)文综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
A.秦岭B.天山山脉
C.南岭D.祁连山脉
2.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
A.1000米以下B.1000米至1500米
C.350米D.2000米至2500米
2020-02-28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下列两幅图为我国传统民居,甲图示意武陵山区土家族的吊脚楼,乙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便于拆卸的毡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A.多高大通直的白桦林B.全年高温少雨
C.潮湿,多野兽、毒蛇D.多地势平缓的丘陵
2.乙图民居中居住的游牧民族在向天山冬季牧场转场过程中
A.可能受到暴风雪等天气影响B.加剧了夏季牧场生态环境破坏
C.增加了秋季草场资源的压力D.路程短,转场牧道一直通畅
3.目前两种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特色民居保护B.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C.民居文化多样性减弱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
2020-01-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范围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A.垂直地域分异B.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9 . 下图为在我国天山某较小范围地区选择针叶林林地、草地、灌丛三种不同天然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所得到的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日均温动态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位置最可能位于天山
A.北坡海拔500m处B.北坡海拔2000m处
C.南坡海拔500m处D.南坡海拔2000m处
2.在深冻期,林地土壤日均温显著低于草地和灌丛,其原因最可能是
A.林地地面辐射强B.林地土壤有机质少
C.林地空气循环快D.林地土层厚度较大
2020-01-08更新 | 548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三元月调考文综地理试题

10 . 秦岭--大巴山山区由一系列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山地组成,具有南北过渡的地理-生态属性,因此常被作为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秦巴山区形成了复杂多样且具有过渡性质的山地垂直带。某研究小组在对该地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绘制了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山地按照自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       
A.米仓山、三峡大老岭、草链岭、太白山
B.太白山、草链岭、三峡大老岭、米仓山
C.草链岭、太白山、米仓山、三峡大老岭
D.三峡大老岭、米仓山、太白山、草链岭
2.太白山南北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分布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基本相同B.坡面环境差异小
C.坡度差异不大D.坡面相互影响小
2019-12-06更新 | 169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