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对深居内陆的干旱地区而言,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便是高山积雪。为了加强对当地水资源规划和融雪型灾害的防治,人们开始研究高山积雪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减少。在高寒地带,积雪发生升华及风力作用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减少都会产生重要作用。下图为中亚北部干旱地区某高山积雪覆盖变化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冬季积雪深度深、覆盖面积广,将会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表现在(          )
A.使冬季风速有所降低
B.河流冬季补给量不断增加
C.加剧了当地冬季寒冷程度
D.使土壤湿度不断降低
2.关于该山冬季高寒地带积雪覆盖面积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
A.气温随海拔升高不断下降
B.海拔越高,积雪的升华量不断减小
C.高海拔地区多大风,部分积雪被强风搬至低处
D.随海拔升高,太阳辐射越来越强
2 . 读我国某国家级山地自然保护区景观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自然保护区位于
A.南岭B.秦岭C.天山D.长白山
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山地物种丰富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山海拔最高,自然带分异最显著
B.乙山受冬季风影响显著,山麓到山顶水热变化大,物种最为丰富
C.丙山位于保护区内部,原生态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完好
D.丁山海拔最低,水热丰富,物种生长条件最优
3.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区域内部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下列林木类型中贡献最大的可能是
A.毛竹B.铁杉C.樟树D.脐橙

3 .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读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南坡相比,秦岭北坡
A.气候垂直分异更明显B.坡面面积较小
C.常绿阔叶林分布广D.黄土厚度较薄
2.关于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叙述错误的是
A.呈单峰曲线变化
B.海拔20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
C.海拔1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D.海拔1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土层厚,水分过多D.坡地面积小,水热条件差
2019-03-31更新 | 69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读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图。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所在山坡为迎风坡B.B处的降水量小于A处
C.此山分布在北半球D.H处的降水量最大
2.若此山地在北纬30°附近,则:
A.A点所在坡为向阳坡B.B点所在坡为向阳坡
C.若A点所在坡是北坡,则为向阳坡D.若B点所在坡是南坡,则为向阳坡
2019-02-2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部分自然带俯视图,某登山队沿图中虚线进行登山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高山荒漠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沿登山线路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19-02-09更新 | 38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23°08'

13.3

28.4

40.0

210.0

1614.1

39°48'

-4.7

26.0

2.6

196.0

682.9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54°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


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30度附近
2.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3.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气候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7 .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山体坡度
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量B.热量
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
2019-01-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响滩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800多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坏、掩埋了山体植被,受高空西北风影响,各坡向火山灰沉积厚度不同。此后山体各坡向植被恢复状况差异明显,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灰沉积厚度最大处在该山
A.南坡B.西坡C.东坡D.北坡
2.北坡岳桦林带以下植被依次是
A.针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高山荒漠、针叶林D.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3.研究发现,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北坡
A.岳桦林带上侵B.植被演替停止C.岳桦林带下侵D.苔原带下侵
2018-12-04更新 | 988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十九周周测文综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加纳利群岛为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东距非洲大陆约130km,面积7273km2,人口约209万。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

材料二   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和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


(1)指出图中加那利群岛附近的洋流性质。
(2)指出该群岛出现云雾层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云雾层内发育照叶林的原因。
(3)分析该群岛成特有物种多的原因。
(4)某地理小组在研究该群岛时,判断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中P为北坡。该地理小组是否判断正确,并说明理由。
10 . 读我国某山自然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最可能是我国(     
A.昆仑山B.天山C.祁连山D.阿尔泰山
2.影响该山南坡缺失云杉林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水分D.土壤
3.该山区牧民在高山草甸放牧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